【和信醫訊vol.21】麻醉科 吳蔓苓醫師
圖:吳蔓苓提供
日常印象
2020 的下半年我加入了和信醫院麻醉科,每次從大門進到醫院總感受到一種祥和的氛圍,窗外的綠地和遠方的山巒,讓人有置身郊外的錯覺。這景致在步調緊湊的開刀房工作中頗有調劑壓力的功效,每當台北的天空放晴時,下班走出開刀房的那一幕青山綠野總讓我忍不住駐足片刻。我很喜歡大自然,閒暇時總喜歡往山裡或海邊跑,在都市叢林中的小窩裡妝點幾許當季的花藝。
麻醉科醫師的養成和工作
因緣際會進入了麻醉這個領域學習和工作,每年回顧時感受大有不同。住院醫師前期的訓練,是每天早早地到開刀房備物、校正麻醉機器、閱讀病人的資料,一天的麻醉工作是始於「準備」的工夫,這些看似繁瑣的過程和磨練,是為將來獨立執行業務以及與麻醉護理師合作共事在打底扎根。常有人將麻醉工作比擬成飛行,一趟安穩的飛行是開始於起飛前的諸多準備,在執行麻醉前,病人、外科醫師、儀器設備、麻醉護理師、麻醉醫師等五大要素都準備妥當了,一場手術和麻醉才能順利平穩地完成。住院醫師後期的訓練則著重在管理一個區域的手術麻醉和開刀房外的鎮靜麻醉,若以飛行比擬,就像是塔台的角色,力求每個航班都能順利起飛,一路順風且平穩地降落。主治醫師辦公室一進門的牆上設置了兩個大型螢幕,即時顯示開刀房和麻醉後恢復室病人的生命徵象,麻醉科醫師做完誘導麻醉後就得緊盯著每個病人的生命徵象,頻繁地了解開刀進度,處理非預期的突發事件,力求穩定病人的狀況讓外科醫師可以安心地做手術。2020 年因應新型肺炎病患的照護,各大醫院召集了急重症加護醫師、感染科醫師、麻醉科醫師、護理部…等單位一同研擬緊急應變措施,由於麻醉科醫師日常的業務涵蓋了維持呼吸道和置放呼吸管,因此能在指導和培訓醫護人員呼吸道處理上貢獻一點心力。這場突如其來的流行病,雖然帶來了不小的災難,但也促成了醫療程序和硬體上的改革,例如使用拋棄式插管鏡套、添購影像式喉頭鏡、演練穿戴標準防護裝置…等。
新年
2021年元旦,我聽著由灣聲樂團演繹的臺灣貳拾肆 Taiwan 24開啟新的一年。COVID-19 的蔓延,像一場全球性的地震,在這強震之中我們很幸運地尚且安穩地活著,由衷感謝所有人為守護家園所付出的點點滴滴。日前我綁了一串日式注連繩,祈願今年平安、祥和、長智慧。
完整版醫訊下載:和信醫訊VOL21
作 者:吳蔓苓醫師 (麻醉科 )
關鍵字:和信家族
期 數:Vol.21
出版日期: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