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醫訊vol.26】病理檢驗科 施麗順醫師
圖:右1施麗順醫師 (朱玉芬攝)
專長:一般外科病理、細胞病理、腸胃道病理、肝癌病理
從小我就愛看偵探小說,也愛解謎,不論是報紙副刊的字謎,科學月刊上的有獎徵答,或從國語日報的圖畫中找特定物件,都可以讓我樂得消磨許多時光。從觀察分析,抽絲剝繭,歸納條理,來尋找解答,我覺得是件很有趣的事。在臨床醫學領域中,診斷就像在解謎一樣,而病理檢驗是其中的關鍵之一。
病理醫師雖然不直接面對病人,卻是直接看到病人的部分器官或細胞,而且是用顯微鏡放大來看。必要時,我們會綜合臨床資訊與影像檢查的結果,再做出病理診斷。一般而言,病人接受切片或手術,所取出檢體的病理檢驗,有時是為了區別良性或惡性,有時是要判斷疾病的嚴重度及預後,而病理診斷的結果將會直接關係到病人是否須要進一步治療以及治療的方法。因此,可以想像病人會很急切地想早點得知病理診斷的結果。對我而言,每一件檢體都代表一個人。做診斷時,看著切片上的細胞,有時我會替病人擔心接下來的治療可能會很辛苦,希望他能堅強順利;或為他高興還好疾病發現的早,雖也不免好奇到底是什麼症狀或情境,讓他來到醫院;有時也會很想看看有什麼蛛絲馬跡,可以解釋為什麼這位病人會得到這個病。
在病理檢驗的過程中,有時還會有其他意外的發現。有一次,我請外科醫師問一位因腋下淋巴結腫大而接受手術切除的病人,是否曾做過乳房小針美容,結果真的有。這位病人未主動提到這個病史,外科醫師也不可能憑空想到,但她淋巴結裡的巨噬細胞透露了過往。記得三十年前在美國曾看過一張肝臟切片,肝組織正常完好,而病理醫師竟能從血管竇裡的紅血球形狀不正常,診斷出鐮狀細胞貧血症(sickle cell anemia)!
三十五年前,我從醫學院畢業,在接受兩年內科住院醫師的訓練後,毅然決然轉入病理領域,一路走來,看著病理診斷從組織細胞的形態為主,到免疫組織病理掛帥,如今,分子檢驗或將超越一切,由影響治療而主導診斷。醫學雖然進展神速,人體細胞生物的複雜與奧秘,卻超乎想像。我們知道得越多,就越深刻了解到其實還有更多我們無法解答的。我雖不信上帝,但要說純粹演化造就如此複雜的生命,還真有點難以想像! 或許相信有造物主的存在,還簡單些。
回首來時路,我很感謝執業生涯前二十年的師長與同事。他們的教導與切磋,帶領我在醫療領域中學習成長,累積經驗;也由於他們的信任,讓我有機會建立自信而獨立。之後來到和信醫院,在黃院長精心建構,努力維護的環境中,與許多好夥伴一起實踐以人為本的醫療服務,是件幸福的事!轉眼間十五年就過去了,似乎也該想想我人生的下一個十五年,要做些什麼!
完整版醫訊下載:和信醫訊VOL26
作 者:施麗順醫師 (病理檢驗部)
關鍵字:和信家族
期 數:Vol.26
出版日期: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