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醫訊vol.26】疫起,一起! 迎向健康心/新生活~
圖:林若瑜攝
新冠疫情改變了人們既有的日常,這幾個月來全民投身防疫,居所與工作場域的界線模糊,人與人的會面也須在遵循防疫原則下方能進行。無論是治療中的癌症病人,抑或是已走過治療之路的癌友們,相信這段時間都曾關注過現下身體與健康脆弱性的議題,也都曾感受到疫情對情緒與生活所帶來的攪擾。面對疫情的挑戰,因應與防護是重要的,但如何在變動中,覺察身心需要,依循現下節奏,重構有別以往的新日常,亦是重要的學習。在公共政策與個人防疫的努力下,我們走過了疫情三級警戒的急性調整階段,隨著疫情的日常化,如何迎來後疫情時代下的生活新平衡,即是下一階段的學習。
一、聽你•聽我,從情緒看見內在的需要:
面對疫情所帶來的健康威脅與生活的不可控,發現自己正感驚慌、擔憂、焦慮或恐懼,尊重當下的感受,理解這些都是疫情常見的情緒反應,允許情緒的發生與表達,就是自我照顧的第一步。練習覺察自己情緒背後的需求,運用安、靜、能、繫、望的安心五步驟照顧己之需要,你、我即是疫情中守護心理健康的園丁。
- 安:這段時間除執行防疫措施增加安全與防護,透過生活結構化的建立,給自己一個清楚與穩定的作習,亦是維持生活安全與秩序的重要行動。
- 靜:在生活中給自己幾分鐘的時間,允許自己休息。透過呼吸覺察的練習,專注呼吸自然的吸、吐,感受呼吸時身體自然的起伏與律動,透過身心反應的調整,重新感受心的穩定與平衡。
- 能:除了透過防疫物品的準備與防疫知識的充實,厚植對抗疫情的能力外,做些當下可進行的活動,保持對生活的投入與行動,像是在家中進行伸展運動、給自己或家人準備一份營養的餐食,這些日常事物的安排與處理,都有助於自我效能感的維持。
- 繫:無法見面時刻,善用通訊軟體與親友保持聯繫,除了關心疫情對生活的影響,傳遞防疫相關叮嚀,也別忘了分享彼此生活的美好。正視人際連結的需要,讓科技將彼此的風景串起,感受人與人相聚在一起的每一刻,適當地關懷他人、表達讚美與幽默,這些都有助於正向人際經驗的創造。
- 望:對未來保持希望,相信疫情終會走過,生活終將日漸恢復。當覺察自己的情緒正像滾雪球般地被放大,試著提醒自己避免落入事件災難化的陷阱,專注生活中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的地方,透過注意力調整與自我肯定的練習,提升信心與希望。
二、重構疫情下的希望新生活
生活並非為了解決問題而存在,而是帶在盼望與目標持續地前行。當防疫的知能與抗疫經驗日益豐富,生活的不便性與生存的威脅感日漸趨緩。此時除因應疫情所帶來的挑戰與困難,如何在日常中延續希望,將日子過成想要的模樣,即是重要的一環。
- 希望目標:疾病與疫情,衝擊了我們對世界的信念,在感知生活的不確定性後,人們生命的順位常有所改變。在未來生活的規劃中,有些事已不再重要,有些事則始被納入。試著問問自己生活中各領域,如關係、家庭、學術、工作、健康、休閒與個人成長等的希望目標為何?澄清現階段自己的存在意義與價值,設立適切且可及的希望目標,將有助於疫情中日常生活的領航。而面對內外環境的變動,培養自己目標轉置與目標調整的彈性,是生命韌力的展現,亦有助心理健康的促進。
- 希望策略:循著前述生活各領域設立的希望目標,個體將整合現有內外資源,並適時調整方法與策略。如:病後以成為助人者為己任的夥伴,在疫情期間無法實際參與關懷服務時,透過電訪與資訊的分享持續助人行動;又如病後期許自己投入家庭關係照顧的病人,疫情期間面對家庭成員長時間居家所帶來的關係衝突,再明白成員間空間重疊與作息干擾的影響,透過協調與生活節奏的再調整,再次延續了自己對家庭關係的照顧。
- 希望動能:當生活有了目標與前行的路線,腦力、體力、心力三力的平衡,
即是一切行動的基礎。充足的睡眠、適度資訊掌控、維持營養與運動、與自我與他人的良好關係互動等都有助於生活持續性的推進。
疫情作為意外的訪客,是無常中的日常。當既有的生命故事與非預期經驗再次交疊,道說、書寫、見證等歷程性的梳理,都讓經驗有機會轉化為意義。疫情升起的時刻,和信醫院全院同仁守護癌友的心依舊不變,我們邀請您和我們一起透過文中自我照顧的練習與實踐,共同迎向健康心/新生活。
完整版醫訊下載:和信醫訊VOL26
作 者:侯懿真臨床心理師 (身心科)
關鍵字:醫學教室
期 數:Vol.26
出版日期: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