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醫訊vol.31】乳房攝影/超音波檢查,幫您提早揪出乳癌
許昱裕繪圖
良好作息降低乳癌發生率
乳癌的成因包括基因、生活習慣還有放射物質暴露等。基因和家族遺傳有關,抽菸、喝酒、高熱量攝取連帶導致體脂率過高,則屬於個人生活習慣與嗜好,另外,因為職業需求必須長期暴露在放射物質中,也有可能提高乳癌的發生機率。不良飲食與生活習慣不僅是乳癌的成因,和大腸癌、子宮內膜癌也都有關連,因此我們普遍認為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很重要。
腫瘤若太小,自我檢查難發現
經過我們統計,做乳房自我檢查並沒有辦法幫助病人提早發現乳癌,因為一般人大概都要等到腫瘤長到1-2公分以上,自己才能摸得出來,這時乳癌通常已經到了一定期別,要靠自我檢查提早發現的確比較困難。
乳房攝影與超音波併用,提升檢查效果
因此,國民健康署大力推廣乳房攝影檢查,45-69歲或是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的婦女,每兩年可做一次免費乳房攝影。乳房攝影檢查還是有其侷限性,所以在必要狀況下會建議加做乳房超音波,讓篩檢更完善、更早發現腫瘤。乳房攝影檢查的特性,讓我們可以在部份腫瘤還未成形的時候就及早發現,而乳房超音波則比較能夠幫助我們找到腫塊,所以這兩種檢查最好是相輔相成地運用。提早發現乳癌的好處,是如果能在原位癌階段就發現,病人有很大的機會可以避免做化療,因為化療會掉頭髮造成外型改變,對女性來說影響尤其巨大。
乳癌不會痛! 定期檢查很重要
大概有九成以上的乳癌不會造成身體的疼痛,很多病人可能是因為疼痛才促使他們來做檢查,但無論病人有沒有疼痛感,發現乳癌的機率基本上是一樣的。所以建議各位,定期檢查非常重要! 台灣女性發生乳癌的高峰大概落在45-75歲之間,希望在這段時間內大家每年都做一次檢查,乳房超音波能幫我們找到1公分或甚至更小的腫瘤,趁腫瘤還很小的時候拿掉,就很有機會避免後續更辛苦的治療過程。
局部與全身性治療
乳癌現在最常見的治療方式是手術,也有可能以藥物或放射治療(電療)輔助,治療方向則分為兩大類,局部控制和全身性控制。手術和放射屬治療於局部控制,荷爾蒙、標靶或其他化學治療則屬於全身性控制。理論上如果腫瘤超過一公分以上,它就有較高的機會轉移,因此我們認為腫瘤大於一公分的病人,有沒有做化療會影響整體存活率,假設做化療可以提高病人的存活率,我們都會建議病人要做。不過現在醫療科技越來越進步, 一部分腫瘤小於2公分的病人可選擇做基因檢測,經過與大數據比對,如果無論有沒有做化療,復發的機率幾乎一樣,我們就會建議病人不需要做化療。
乳房重建助您恢復自信
在和信醫院,做全乳切除手術的病人只占半數,另一半則是做局部切除加上放射治療,效果等同全乳切除。有些病人因為病況不得已必須做全乳切除,我們還可以在術後做乳房重建,幫助她們恢復外型、重拾自信,甚至乳頭乳暈的重建也都不是問題。
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不要因為不好意思就診而耽誤治療時機,腫瘤體積越大,後續處理會越困難,對病人來說需要接受治療的時間和風險也會更高,所以希望大家要定期檢查,才有機會及早發現、及早開始治療!
完整版醫訊下載:和信醫訊v31
作 者:李直隽醫師 (一般外科-乳房外科) )
關鍵字:醫學教室
期 數:Vol.31
出版日期: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