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醫訊vol.36】內科實習心得
圖:許郁汶提供
剛到內科時,心裡實在非常忐忑不安,覺得自己臨床知識不足、鑑別診斷能力也很差,很擔心會被老師搖頭嘆氣,要我回去重讀醫學系;除此之外,要長期照顧病人也讓我倍感負擔,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可以好好的跟病人溝通、建立關係。所幸一月中遇到的詹于慧醫師願意一步步教我們報告病人,深入淺出的講解一些症狀的鑑別診斷,讓我們學著報Topic,也從來都不吝於給我們肯定與鼓勵,讓初始的內科生活沒有想像中的可怕,反而更放鬆了。雖然一月算是只有照顧到一位病人,花了很多時間和這位婆婆相處,雖然起初時常被拒絕,真的讓人好挫折,但到了後期也能慢慢感受的她願意對我多說一些話、和我聊聊天,甚至在出院前,笑著跟我說「謝謝你,加油」這些微小的暖意都讓我更有動力繼續與病人互動。
二月很幸運的跟到了王詠醫師,從報告病人、建立A/P的thinking process、到可以怎麼approach病人,王醫師總是能case by case的引導我們思考、練習,收穫良多。實在是很喜歡王醫師的教學方式,從基礎的病生理一步一步連結到臨床情境,不會過分艱澀或著超出範圍,總是能有效率的讓我們把以前所學結合現在的所知。而王醫師也總是散發出讓人安定的氣質,不管是我們、或著病人都能擁有溫和、安心的感覺,真的好喜歡王醫師!大概也是從這個月開始,慢慢領會到內科迷人的地方,更加喜歡和信教內的氛圍。
三月則是跟到了周璠醫師。有點困擾,因為又多了一個超級喜歡的老師……周醫師的風格更加明快,覺得她最厲害的地方就是邏輯清楚,對於住院病人的照護目標、治療目標也總是很周到又明確,能夠想的全面、長遠,也很有效率,很明白我們能做到的極限是什麼、又應該在什麼時候讓病人出院或著轉床才是對病人最好的。這些都讓我更喜歡內科一點,也很希望自己能像周醫師一樣,擁有清晰的思路與果斷的決策能力。除此之外,周醫師在的地方總是能輕鬆、活潑,她真的好可愛!不吝於跟我們分享經驗、和我們說說笑笑,跟病人的互動也是專業卻又不失親切,每次看到她和病人講話的樣子都會會心一笑。這一個月實在過得好開心,收穫也相當豐厚。
在內科的最後兩週則是在劉純君醫師的team上,覺得老師擁有前面幾位老師的很多特質,講求效率、願意帶我們一步一步報病人……等等,大概是決策方面最為臨床的老師。總是花許多時間在bedside傾聽病人的抱怨與不適,努力想著怎麼樣能讓病人更好,在老師身上我看見豐富的經驗與溫柔。很幸運最後兩週也能遇到這麼好的老師,可惜病人比較好、時間也比較短,真的好希望能繼續待在教內,向這麼多、這麼好的老師學習。
這三個月遇到的PGY學長姐(蔡景如學姊、葉其澈學長、張宸嘉學長、陳胤禎學長、黃子寧學姊、賴昱鈞學長)各有各的特質,但不變的都是他們的親切與熱忱,願意帶著我們思考、開order、值班,也有學長姐很願意傾囊相授,主動teaching我們很多topics,能夠在教內遇到這群學長姐真的太好了,絕對是在和信數一數二的珍貴緣分。
而個管師(佳芳姐、豆姐)絕對也是舉足輕重的人們,不厭其煩地關心、處理我們的各種小問題,可愛又溫暖,就像是整個團隊的潤滑劑,沒有他們可能很多事都難以運轉,是我在教內一樣超級喜歡的存在!
如果以後我選擇走內科,我想絕大部分應該都是因為和信教內的緣故,老師們讓我感受到內科的魅力、學長姐與個管師更進一步的讓我能在如此溫馨的環境下學習,真的好幸福好幸福。儘管三個月中或多或少遇到一些讓人挫折、悲傷的際遇,可是這些際遇一樣寶貴,受傷後也會好好的癒合,並與這些疤痕共處。謝謝在內科遇到的所有人,這段時間絕對會是我實習生活中最幸福、彌足珍貴的時光。
王詠教育長:實習教育的重點
- 一定要親自看病人,取得第一手資料,而不是直接接受別人取得的資料。
- 病史及理學檢查永遠是最開始的必要評估,即使已經有了檢驗檢查的資料,仍然要回頭去問病史並做理學檢查。
- 臨床邏輯的訓練從病史開始,要學習臨床思考方式,了解檢驗檢查的限制。
- 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不要輕易接受前面醫師的評估。
完整版醫訊下載:和信醫訊v36
文 / 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六年級實習醫學生 許郁汶
關鍵字:醫學教室
期 數:Vol.36
出版日期:2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