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醫院雙週刊316】怎麼治療癌症,考驗醫病誠信與判斷
在做治療決定前,不要忽略做第二意見的諮詢,更要向醫師提出所有的疑問,直到完全了解自己的病情、可能的治療選項,以及不同治療方法的利弊和價格的差異,用心找到真正為病人設想的醫師,才能為自己做不會後悔的明智抉擇。……
告知病情 難以承受之重
半世紀以來,癌症醫療有長足進步,只要早期發現、適當治療,幾乎都有90%以上的治癒率。但是,一旦疾病的發現太遲,或疾病的惡性度較高,治癒的可能性就大幅下降。
對於任何癌症專科醫師而言,一個很痛苦而且永遠不會因經驗的累積而變得容易的工作,就是晚期病情診斷與癌症復發的告知。
我們都知道告知壞消息的原則是要據實告知病情,同時給予希望。但是,每個人的價值觀、生命經驗、生死觀以及疾病認知的不同,告知的方式必須有所不同,而且,病人的反應也會很不一樣。不論如何,告知壞消息永遠是件很沉重的工作。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拜當今醫療科技之賜,我們還多少可以提供一些手術、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等來延長病人的生命或是緩解痛苦。
而最最困難的工作是,當醫師嘗試了所有可能幫助病人的治療方法後,病情不但沒有改善,而且,還持續惡化,而須要和病人商討往後的照顧時,如何不讓病人有被放棄的感覺。
免疫療法 奇蹟或者致命?
最近免疫療法在癌症醫療是一個極熱門的課題,無疑,它給末期癌症病人,提供了一線希望。然而,它也帶給癌症專科醫師告知方面的挑戰。
確實,當今免疫療法的突破對於極少數病人而言,接受治療後,腫瘤可能在很短時間內,完全消失,而有奇蹟式的效果。但是,直至目前免疫療法只有在某些癌症約有20%的病人會獲得有效反應,對其他80%的病人是沒有效益的。至於那20%治療有效的病人也不保證疾病一定有長期的緩解,而且,在過程中,可能發生致命的副作用。
另一個問題是,免疫療法的價格極為昂貴,動輒數百萬台幣。因此,醫師有道義責任用最謹慎客觀的態度,去幫助病人一同決定,是否值得傾家蕩產去接受獲益機率渺茫的治療。
不賣希望 據實分析利弊
當代醫療不再認同醫師父權式地為病人做主,而是倡議病人積極參與,和醫師共同做醫療策略的決定。因此,醫師有責任站在專業的立場,用病人能了解的語言讓病人完全清楚自己的病情,還須根據實證醫學把各種治療的利弊得失說明白,最重要的是,不能誤導病人。
以免疫療法為例,醫師不能販賣希望,而須讓病人清楚知道,對於絕大多數的病人而言,成功的機率其實很小,千萬不能讓病人誤以為只要花了錢,就有治癒的機會。
慎思治療 小心尋求資訊
病人更要為自己爭取知的權利,在做治療決定前,不要忽略做第二意見的諮詢,更要向醫師提出所有的疑問,直到完全了解自己的病情、可能的治療選項,以及不同治療方法的利弊和價格的差異,用心找到真正為病人設想的醫師,才能為自己做不會後悔的明智抉擇。譬如,放射治療就有質子治療及傳統直線加速器放射治療的選擇。
長久以來,因為,質子治療有精準度較高、副作用較低的理論根據,所以,一直被認為質子治療占有優勢。但是,近年來,經過對照組臨床試驗以後,發現實際治療的結果與理論並不一致。質子治療對於常見的癌症而言,不但治癒率沒有更高,副作用也沒有更少,卻須自費負擔數十萬台幣。因此,在做任何治療決定前,病人最好小心尋求正確的資訊,畢竟自己的健康要自己顧。
完整版雙周刊請下載: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與您316
作者/編者:黃達夫院長
關鍵字:病醫關係、癌症治療
期數:316
出版日期:201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