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醫院雙週刊316】骨髓或幹細胞捐贈的五大迷思
1. 幹細胞捐贈一定要抽骨髓?
2. 幹細胞捐贈既麻煩而且會痛?
3. 幹細胞捐贈很麻煩?
4. 多數病人都可以在家人當中找到幹細胞捐贈者,因此無須外求?
5. 已經有許多人加入捐贈行列,不多我一個也不少我一個?
你做過骨髓或幹細胞捐贈嗎?
當你的父母、兒女、兄弟姐妹需要骨髓或幹細胞移植才能救命時,找到了匹配的配對,你希望對方採取行動嗎?
當你發現自己的骨髓與某一個需要者匹配時,即使對方是陌生人,和你沒有任何關係,你會挺身而出嗎?
許多血液疾病患者,包括白血病及淋巴瘤等血液腫瘤,骨髓或幹細胞移植是必要的救命治療。
移植過程中,病人先要接受高劑量的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清除體內癌細胞,但這類治療威力過於強大,同時也摧毀了造血細胞。因此,接下來需要輸入健康的血液幹細胞,使病人長出新生的血液細胞恢復健康。
沒錯,有些病人可以用自己的幹細胞重建自己的血液,但許多病人──特別是白血病患者,自身的血液幹細胞就是癌──只能寄望捐贈者提供健康的細胞。
但說到骨髓或幹細胞捐贈,許多人都不了解捐贈的過程及其重要性,有時候,縱使有心,卻又不免滿懷疑慮,怯步不前,結果耽誤了許多病人的治療,失去寶貴生命。
這裡就來談談骨髓或幹細胞捐贈的五大迷思:
迷思一:幹細胞捐贈一定要抽骨髓
「骨髓移植」的說法只是一個通稱,事實上,移植的幹細胞經過所謂驅趕步驟也可以取自周邊血液而非直接抽取骨髓。幹細胞的取得以最有利於受體的需要為依歸,由主治醫師視情況排順位建議,但仍由捐贈者最後選定。目前絕大部分骨髓幹細胞捐贈取自周邊血液占多數而非骨髓。
迷思二:幹細胞捐贈既麻煩而且會痛
周邊血造血幹細胞收集類似血小板捐血,並沒有什麼痛苦,兩者的區別在於,周邊血造血幹細胞收集前幾天,捐贈者需要注射白血球生長因子,刺激骨髓增生造血的幹細胞並驅趕至周邊血液循環,雖然少數會造成類似感冒的骨頭酸痛或低燒,但副作用通常輕微,幾天後就會消失。
至於骨髓捐贈,目前較少用到,則是一種要在手術室中進行的手術。捐贈者要接受麻醉,使取出骨髓亦即自兩側「腸骨」吸出時不致感到疼痛。
手術時間約一至兩個小時,捐贈者清醒後,幾個鐘頭便可以回家,腸骨及臀部或有疼痛,但一般的止痛成藥即可控制,而且幾天就會過去,不致影響正常
生活。
迷思三:幹細胞捐贈很麻煩
幹細胞捐贈之前,多數人可以在家自行注射白血球生長因子,這樣就不需要每天跑醫院。
捐贈當天,捐贈者套上血液分離機及幹細胞收集組套,血管夠大者血液從一臂流出,通過血液分離機進行幹細胞收集,其餘的血液成分再從另一臂流回體內。捐贈者可以讀取或目視整個過程。
捐贈過程為時約三至四小時,捐贈者有可能還要再回來重複收集,視細胞收集的多寡而定。
迷思四:多數病人都可以在家人當中找到幹細胞捐贈者,因此無須外求
決定捐贈者與接受者是否配對成功,與血型無關,而是與人類白血球抗原相關,這是父母遺傳來的免疫蛋白。免疫系統用人類白血球抗原辨別哪些才是自己身體的細胞,因此,所謂的最佳匹配,指的是人類白血球抗原全相同。
匹配機率最高的是同父同母兄弟姐妹,但每一位兄弟姐妹中找到匹配的機率是四分之一,所以很多需要異體幹細胞移植病人不得不依靠親屬以外的人捐贈。
兄弟姐妹中即使有人完全匹配,但也可能有某些醫療上的理由限制捐贈,包括愛滋病毒及肝炎感染者、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出血性問題及有癌症
病史者。因此,務必謹慎小心,以確保捐贈者及病人的安全。
迷思五:已經有許多人加入捐贈行列,不多我一個也不少我一個
並非每個需要捐贈的人都能如願找到匹配者。少數族群登記捐贈的人數往往相對偏低,要找到捐贈者的機會就不大;人類白血球抗原因族群不同而各異,病人若要找到捐贈者,最大機會就是在自己的族群中。族群背景混雜的人,由於人類白血球抗原比較複雜,也比較不容易找到匹配的捐贈者。
不過話又說回來,即便找不到匹配的捐贈者,仍有別的選擇,包括接受一半匹配的家人的捐贈﹝所謂半相容移植﹞,或採用臍帶血幹細胞,無須完全匹配亦可,但無論如何,只要可能,目前還是以完全匹配的捐贈者為首選。 (取材自American Cancer Society)
完整版雙周刊請下載: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與您316
作者/編者:鄧伯宸、陳榮隆醫師 審訂
關鍵字:癌症治療
期數:316
出版日期:201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