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醫訊vol.16】慶幸成為安寧團隊的一份子
圖:Pixabay提供
安寧緩和照護模式
近年來國內安寧緩和照護模式的發展,已由安寧病房、安寧居家照護增加到安寧共同照護服務。本院的安寧個管師角色早在全民健保100年試辦安寧共同照護住院給付之前即已設立,早期有一段時間因組織重整,將出院準備、安寧居家及安寧共照等三種個管師的功能合併為一,其優點是同一位個管師,可以從病人住院會診安寧共照開始就建立信任關係,到出院前協助病人做適宜的準備,對於有居家需求的病人也可延伸到居家做連續性的照護。之後因為政策規定調整,安寧個案管理再度分工,本院目前有三位專責安寧共照的個管師,以及兩位安寧居家照護個管師。
安寧緩和共同照護是本院緩和醫療團隊整體服務的一部份,經由病人原來的診療團隊照會後,協助原團隊處理癌症病人身、心、靈等症狀,並陪伴家屬面對病人疾病進展的調適、社會心理困擾與病情溝通等。目的在減少不必要的心肺復甦術,維護病人的生命尊嚴,提供病人即使不在緩和醫療病房也能得到完善的癌症臨終照護,而安寧個管師的角色,就是扮演診療團隊與緩和共照團隊之間的溝通橋樑。
安寧個管師如何照顧病人?
因本院屬於癌症專科醫院,對於安寧個管師的職務不單只在住院時提供服務,從初期病人至緩和醫療門診時我們就會接手,當病人住院時也會了解當次住院原因,到病房探視及評估需求,視病況協助聯絡緩和共照團隊醫師、社工師或心理師等相關人員提供個別協助及資源,出院後亦視狀況電訪追蹤,提供一案到底的個案管理有別於他院的做法。我常覺得安寧個管師的角色,好似病人及家屬的褓姆,尤其在病人出院後,我們角色就是病人的直接窗口,末期病人身體常常遭受疼痛、呼吸喘、腹水、發燒感染等各種病症的威脅與挑戰,心理上也常處於脆弱不安的狀態,身為安寧個管師的我們總是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尋方法,盡快協助病人解決身體的不適或其它疑難雜症。
看見個管師「被需要」的價值
猶記得在早期,原本是擔任出院準備護理師工作的我,因部門組織重整需合併安寧個管師的職務,當時對於要外出訪視病人做安寧居家的業務缺乏信心,一度萌生離職的想法。但也是因為第一位居家病人讓我燃起想再留下嘗試的念頭,因為看見了「被需要」的價值。
那是一位八十多歲被診斷為膽囊癌的老爺爺,已經臥床無力行動了,某日他放置引流功能的鼻胃管不小心滑脫了,在接近下班的時刻我接到家屬的焦急來電,雖然之後只是執行一個簡單的技術,到家裡去幫老爺爺重新放置鼻胃管。想像如果當時沒有到爺爺家去放置鼻胃管,那畫面就會是年邁的老伴叫救護車花費時間搬動身體不適的爺爺來急診,等放置完鼻胃管後再由救護車送回家裡來回奔波的景象。事後,奶奶一直跟我道謝,雖然對我來說是微不足道的護理執行,但對獨居的倆老而言確是減輕了很大的負擔。
回首想想到現在也經過十個年頭了,感謝那時有這因緣,又燃起自己照顧病人及協助家屬的護理熱誠,也慶幸當時選擇留下來繼續成為「安寧人」,雖然在過程中充滿著各種酸甜苦辣及挑戰,但到頭來,讓生命軌跡獲得成長及滋養最多的其實是自己。
我知道病人及家屬所面臨的壓力與悲傷,旁人永遠無法百分之百體會,所以也不敢說自己能給他們多好的建議或安慰話語,身為安寧個管師,我們發覺最有效的關懷方式其實還是陪伴和傾聽,尤其對家屬而言,眼看著親人的生命就快消逝,他們更需要有一股力量,來陪伴他們經歷這段辛苦的過程。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在這有限的時間序中,有緣參與及陪伴末期病人在生命最陷落的時期,協助他們渡過艱難,當說者與聽者的兩個生命互做交流共振時,也讓我自己產生許多體悟,反思生命的經驗與意義。
既有如此奇妙的緣分,希望與祝福自己所照顧的每位病人最後都能走向善終!
完整版醫訊下載:和信醫訊VOL16
作 者:陳習薇個管師 (一般門診)
關鍵字:醫學教室
期 數:Vol.16
出版日期: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