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醫訊vol.23】感染管制業務介紹
圖:華健淵攝
「欸,感控來了,趕快洗手!」護理師們小聲提醒著對方。洗手查核,是感管業務裡最基本的一項。人人都會洗手,但有沒有洗好才是重點。拜科技所賜,以前只能用肉眼觀察,現在能用紫外線燈加螢光物質來檢視,更加客觀又明確。本院洗手小組成員,不只有感控、醫護人員,還有行政單位的夥伴,這樣洗手查核的面向變得更多元,且能由非醫護人員的觀點,來加強洗手政策。
魔鬼藏在細節裡
感管師要習慣從細節裡觀察,新聞常說的「超級細菌(superbugs)」就是有著各種抗藥性(Multiple drug resistance,MDR)的菌種,這些超級細菌並不常出現,但卻是許多醫院的常客。所以「環境監測」就成為感管業務的重要課題,本院尤其重視病人出院後的大消毒(終期消毒),感管師會先以專業的角度提出清潔原則,並與清潔公司共同制定可行的清潔方式,清潔人員就能依據這個標準進行環境清潔,結束後我們會透過ATP冷光法(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 bioluminescence assay)檢驗清潔後的病房,若發現檢測數值超出設定標準,我們會立即提出需要再加強清潔的地方,這種方式就類似透過紫外線燈檢查洗手是否真的有洗乾淨一樣,客觀又有效率。另外像是各種血液、尿液、痰液、手術傷口與各種管路的監測,也是感管師平時的工作項目之一,統計數據、製作報表、查詢文獻和更新感管新知更是家常便飯。
組合式照護(Bundle cares)
近年來很夯的組合式照護(Bundle cares)為的就是降低因為管路而造成的感染,因為一旦因為管路而感染,不僅增加住院時數、耗費醫療資源,更嚴重還可能導致病人死亡。本院因為照護的多為免疫系統低下的癌症病人,因此更需要密切監視,一旦有異常情況要儘早反應,甚至要討論對策避免傷害擴大。以CRAB (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感染率來說,本院因為嚴格執行隔離病室的隔離與環境清潔措施,一旦發現CRAB病人,使會立即在2小時內採取行動,所以本院CRAB的感染率(4~10%)遠低於各大醫學中心(60~70%)。
全體合作的重要性
在這裡要表述的是,感染管制要做的好,不只是推行對的政策,更需要高層的支持與臨床的配合,三角缺一不可。2020年的經典名句「你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這裡的「有人」是指所有的防疫、醫護人員以及許多幕後的工作人員。從2019年12月中國大陸爆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2020年1月21日台灣正式出現第一起境外移入確診病例,1月28日出現本土確診首例,其後感染個案數以驚人的速度成長,3月底時確診病例已達300例,造成民眾恐慌。而我們感控室早在2019年底疫情之初,就開始緊迫盯著各種疫情資訊,同時也先啟動急診的緊急演練,為的就是讓沉寂已久的危機意識再度甦醒。另外與其他部門,如護理部、人資部、病服中心等共同成立「防疫小組」,大家各司其職,為的就是在第一時間做好防疫措施,以保護醫院、病人與員工。疫情爆發的前三個月,防疫小組每天幾乎都在開會討論各項應變措施,全力配合政府的滾動式防疫政策,不得不朝令夕改,因為我們的策略必須要「Up To Date」。那幾個月,幾乎每天泡在醫院的時間都超過12小時,不僅拋夫棄子地上班,回家後公務手機還要隨時待命,以防臨床有突發狀況,你問我苦不苦,其實說實話是真的累,但這都是為了醫院員工與病人安全啊!在這裡真的要好好感謝非一線的工作人員與參與門禁的大家,門禁至今已超過一年了,大家守的很認真也很辛苦,謝謝大家把防疫工作也當成自己工作的一部份。
持續學習 精進實力
感管師的工作真的包羅萬象又富有挑戰,任何跟「感染」沾的上邊的都有感管的事,但我不是要抱怨這個工作有多辛苦、多阿雜,因為每個工作都有其辛苦的地方。雖然不用第一線照顧病人,其實更多時間是在與各單位溝通,教育的對象變成了醫療人員,需要有實證來佐證我們制訂的感染管控措施,因為如果自己不能說話有所本(科學文獻佐證),或是沒有獨立思考判斷能力,這樣是很去說服各大醫療專業人員,也無法擬定可行計劃來解決臨床問題,別無他法,只能透過不斷學習新知來增進自己的實力。感染管制真的不是只是線上談兵,坐在辦公室的工作,希望這篇小小的介紹能稍微揭開感染管制神秘的面紗,讓大家有所認識。
完整版醫訊下載:和信醫訊VOL23
作 者:林聖芬感管師 (感染管制室)
關鍵字:防疫&感控特刊
期 數:Vol.23
出版日期: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