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醫訊vol.26】癌後新人生
醫療科技不斷進步,民眾對癌症預防的認知也逐漸提升,癌症已不再是絕症,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台灣癌症病人的平均五年存活率為52%,本院更高達74%,代表有超過一半以上的癌症病人在確診五年後仍然活著,有些人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有些人正在逐漸恢復健康。存活率雖是一個透過統計學計算出的百分比,但我們沒有忘記每一個數字,都代表著一個獨特的生命,本院自1990年開院起共照顧過10萬多名病友,其中有4萬5千多人至今還活著,闖過癌症這道巨大難關之後,他們的生活有何轉變? 是否繼續實現夢想? 對現在的生活是否感到滿意? 價值觀、人生觀還和從前一樣嗎? 本刊新專題《癌後新人生》將採訪過去是本院病人,現已康復多年的和信好友們,聽他們分享從戰勝病魔踏出醫院的那一刻起,生活中的變與不變。
自然平凡的生活,最好。
27年前,陳玲如女士因為卵巢癌手術後又復發,在親友的介紹下轉至和信醫院接受治療,當年和信在仁愛醫院的兩層樓租賃空間裡,剛開始對外營運,陳女士從1994至1996年大部分的時間都在住院接受治療,因此院內所有同仁都認識這位歷經多次生死關頭仍然冷靜堅強,最後終於平安踏出醫院的「傳奇人物」。
視病如親的醫療團隊
我起先是感覺腹部疼痛,超音波檢查後發現卵巢內有腫瘤,在其他醫院開刀切除後治療效果不好又復發,當時聽親友介紹去新成立的和信醫院,可以接受整個醫療團隊的照顧,而非只有主治醫師一人,所以決定轉院。治療的那段經歷,我至今還印象深刻,因為卵巢癌很棘手,我動了好幾次大刀,每位醫生護理師都很盡力照顧我,整整兩年,我的名字都在住院名單上面。曾經有一次我的手術進行了十幾小時,先是卵巢子宮、泌尿系統、腸胃系統…好多位醫師輪流幫我開刀。許多醫師看到我的病歷都很驚訝,因為很少有病人開過這麼多次刀。
感謝和信醫療團隊這麼盡心盡力照顧我,尤其是我的主治醫師張樹人醫師,我經歷多次複雜手術,腹部內器官結構已經改變,還做過化學和放射治療,術前術後的照護都相當複雜,飲食如何調整、造口如何照顧、如何避免感染…幸好和信有一整個醫療團隊在幫助我、鼓勵我,我才能挺過一次次難關從癌症康復。
坦然接受後遺症,按時回診
當年我完成治療出院後,便一直穩定追蹤沒再住過院,直到近十年,身體開始出現變化,時常感染、發炎,而且越來越頻繁,我想是因為開過太多次刀,身體比較脆弱,加上生理機能老化,所以才造成反覆發炎。每當身體又不舒服,不管再遠我都一定回到和信就診,繼續給最了解我身體狀況的張樹人醫師看,我才放心,現在我和張醫師已經變成認識二十多年的老朋友。
很多人問我現在是不是長期吃藥,其實沒有,確定癌細胞都清除乾淨之後,我的生活就和一般人無異,只是身材比較瘦小,進食必須少量多餐、細嚼慢嚥,避免又肚子痛,這些無可避免的後遺症,都是一輩子要面對的事情,所以我都乖乖依照醫師的建議來照顧自己。
會擔心復發嗎?
開始治療至今已經27年了,往後會發生什麼事情我還是無法預測,但就算是沒有得過癌症的人,不也和我一樣只能活在當下嗎? 對於復發的擔心是多餘的,該發生自然會發生,無論好事或壞事,假如一輩子都不會復發,那我花在煩惱的時間豈不是白費了?
我從來沒有為自己的病哭過,剛生病的時我很緊張拼命看書,最後還是發現照顧好自己最重要,把體力顧好,免疫力才會提升,才有體力抗癌,有這些體悟之後,我再也不看那些書,也不再緊張兮兮按照書上寫的內容來生活了。我向來都習慣一個人來住院,把來醫院當作休息,醫護人員幫我治療,我只要負責休息,我不認為自己有特別堅強,我只是喜歡按照自己的步調來生活,懂得如何讓自己過得自在。
自然平凡的生活最好
經歷過這場大病,雖然身體比一般人虛弱,但想想其他更困難的人,我覺得自己已經很幸運了,我還能正常走路和生活,只是行動比較緩慢。對抗癌症時,維持正向心情是最重要的,因為心情好才會有正常的生活,過度擔憂會影響飲食和睡眠,進而影響治療效果。治療結束後,要坦然接受自己身體的改變,習慣更慢、更簡單的生活,不要太鑽牛角尖,凡事量力而為,自己覺得舒服就好,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喜歡、不喜歡的、對自己好、對自己不好的,這些我們自己知道就好,朋友也是,談得來就深交,談不來也不必撕破臉,我覺得自然、平凡、隨緣就是最好的人生。
完整版醫訊下載:和信醫訊VOL26
專 訪:陳玲如 (病友) / 編輯:林若瑜 (文教部)
關鍵字:病友園地
期 數:Vol.26
出版日期: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