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醫訊vol.31】以微笑融化陌生,用信任溝通心靈
圖:朱玉芬攝
溝通在日常生活和職場工作中都佔有無與倫比的地位,而語言不通又會在護理工作上造成如何的影響?當菜英文照顧菜中文是甚麼光景?是我這次想和大家分享的故事。自認溝通技巧不錯,工作中充滿自信的我,一直以為只要會基本英文字句就夠了,沒想到會面臨讓我覺得最困難也最害怕的事。
36.8°C 的溫暖
我曾照顧過幾位外籍病人,第一位來自加拿大的J先生,身材高大面部無帶病容,雖長期居留台灣,但很不巧J先生和我對外語的溝通能力實在半斤八兩,而我就這麼榮幸遇到首次要來打化療的他。被分派接入院主責護理師的當下,緊張口吃的我腦中跑過了26個英文字母跟很多醫學專有名詞,努力想著該如何拼湊出我想告訴他的內容。推著工作車才剛進到病房內,心理就開始冒汗:「完了!完了!腦子怎麼一片空白…,只能臨場發揮了!」首先,我先自我介紹讓他感受到台灣的熱情友善,有七年的工作經驗至少可以臨危不亂,用簡單英文單字勉強做衛教及治療,可等到量完生命徵象,突然發現我連最簡單的數字單位居然都不知道如何說,緊張到竟然將中文說出口,但不忘將耳溫槍拿給J先生看,他很溫柔的說:「thirty six point eight degrees.」,我面帶尷尬不失禮貌地微笑,重複他說的英文。
你教我英文,我教你中文
在給予推注化療過程中,J先生主動跟我說著他的工作、家庭狀況,並說起初踏入醫院時,對一切既是陌生又未知,他和太太都非常緊張,到最近已經吃得下了,然而入院治療又是不一樣的心情;但隨著正式入住後,整體環境及醫療人員的友善,讓他們夫妻放鬆不少,現在跟健康人一樣,能吃得好、睡得好,還稱讚醫院餐點很美味,每餐都可以吃個精光。可能我的語言焦慮被J先生看得一清二楚,最後他貼心地和我說他對中文也一竅不通,聽得懂部分但說就不行了,經過這一連串看似平凡的聊天後,我突然能自然微笑著回應:「You teach me English, I teach you Chinese.」。我們就這樣達成了一個小協議,治療時遇到不懂或發音不標準時,他會協助糾正發音,也會適時給予鼓勵,又像長輩般親切叫著我的英文名字,在短暫幾天的住院中,我們的互動都是這樣很自在簡單,我也從原本壓力山大到和照顧其他病人一樣自然,J先生出院時對我說著:「You are very warm and patient to take care of me. I really appreciate it!」在聽懂後我如釋重負外,也開心得快要跳起來!
用信任與默契化解語言藩籬
另一位是來自印度的小病童,起初他不喜愛跟我們說話,每次總是轉頭向爸爸媽媽小聲的說悄悄話,另外,病童父母面對移植治療過程難免會有不安,有時會不停問很多問題,口音重外特別在焦慮上心頭後,語速也跟著快起來,還好我們有一位英文很強的同事,照顧過程很感謝這位同事的幫助。在移植室只有病童、家屬、護理師三位,長時間的相處下病童父母和我們有了默契,在說話時父母會盡量放慢速度,用重點單字告訴護理師想問的問題,有時比手畫腳或是一個動作,家屬就可以知道我們想表達什麼,那時候對一句話深深有感「以微笑融化陌生,用信任溝通心靈」,隨著病童身體狀態逐漸恢復,看到護理人員總是面帶笑容,帶著宏亮笑聲,願意讓這些已經不再陌生的大姊姊們陪伴他一同玩喜愛的玩具車,從入院有戒心到信任我們,其實除了國籍語言不同,其實他們跟其他病童是一樣的。
一個月後病童順利出院,離開前母親送上親手寫得卡片,上面寫道「很感謝在這段時間的照護,因為有你們才能順利平安出院,過程中有耐心及溫度,感謝不已。」過了好幾個月我們收到小病童的聖誕卡片,信上說他恢復很好,還附上有他純真笑容的照片,這樣我們就放心了。
用心聆聽,真誠對待
很多時候,即便是語言上的隔閡,文化差異,秉持用心感受聆聽,用心真誠對待,簡單溝通其實也能讓病人感受到溫暖,而最終我們希望完成護理照護過程,提供最完善的醫療照護,期待病人後續追蹤恢復良好,能回歸到社會讀書、工作或陪著家人過著退休生活。或許以後在聽到要接外籍病人時還是會有緊張害怕的心情,但有這幾次照護經驗,也增進了不少勇氣,謝謝你們,謹記在心。
完整版醫訊下載:和信醫訊v31
作 者:劉洺賢護理師 (護理部)
關鍵字:病護園地
期 數:Vol.31
出版日期: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