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醫訊vol.33】反覆胃食道逆流當心食道癌:五風險因子需警覺
圖:Adi Goldstein from Unsplash提供
根據衛福部統計,2021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食道癌排名第九,其中高達9成以上為男性,是男性癌症發生率第6位、癌症死因排名第5位。由於食道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常被輕忽,等到出現明顯症狀時,通常已是中後期,治療也為時已晚。因此,食道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僅為18%,和信醫院則是33%。食道癌有哪些危險因子,出現哪些症狀可能是警訊,又該如何治療。現在,就跟著施志勳主治醫師一起來瞭解。
食道癌的危險因子有哪些?
關於食道癌的危險因子,我們習慣號稱是香煙、檳榔和烈酒,如果把三個危險的食物名稱連在一起,我們會戲稱它們叫「香檳酒」。然而事實上,有這些行為還不一定就會罹患食道癌。另外加上其他相關因素,譬如我們的遺傳體質、生活習慣等,罹癌風險將更倍增。
而現代人耳熟能詳的一種疾病──胃酸食道逆流也是食道癌的風險因子之一。平時大家可能比較少注意,但是長期的胃酸食道逆流,恐會造成食道的上皮細胞長期被胃酸破壞,使得食道慢性再發炎、復原,這樣的反覆癒合動作會對食道的黏膜細胞會有一些影響,進而產生食道癌。
食道逆流造成的食道癌以腺癌的比率較高,可能先形成巴瑞氏食道發炎,或巴瑞氏食道症,就是一種癌前病變。我們的飲食中,若是經常食用容易產生化學反應的食物,發生病變的機率就跟著會提高。如發酵食物或亞硝酸食物,像是醃製香腸、醃肉等,含有這種化學成分,它比較會造成細胞內的化合反應,相對刺激黏膜細胞。另外,我們也會建議大家不要太習慣吃「很麻辣、很刺激、很熱」的食物。
食道癌好發年齡
食道癌原本的好發年齡通常在65歲到70歲左右。但目前根據國內各大醫院資料顯示,食道癌病人年齡的中位數大都卻在55歲左右,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強烈顯示與我們吃的刺激食物有關。因為東西從嘴巴吃進去,食道乃是必經之路,也是一條單行道。食道用久了,配上不良的飲食習慣,經年累月反覆發炎病症就會發生。
如何早期發現
食道癌早期是沒有自覺症狀的,所以健康檢查至關重要。食道癌要非常早期被找到,只有靠常規的胃鏡檢查,就是所謂的食道內視鏡檢查。
大家有時候會感覺好像吞東西卡卡的,然後有些吞嚥困難,就擔心可能罹患食道癌。事實上,食道癌的吞嚥困難,我們會特別將它形容為漸進式,它要是一個持續惡化的情況。首先,病人覺得吞東西喉頭怪怪的,甚至有的病人來看診時,會在脖子下面這邊會抓的紅紅。慢慢的你覺得吃飯要配湯,再來會只能吃一些麵條,最後甚至連吞口水都有問題。
有時,反覆間斷性的吞嚥困難可能反而不是食道癌,卻僅是食道的嚴重發炎、咽喉發炎、胃食道逆流,或是曾經喝酒後嘔吐,造成食道的撕裂傷等。
不菸不酒也會罹患食道癌或是口腔癌!
從來不抽煙、不喝酒也不碰檳榔,就完全沒有可能得食道癌或口腔癌?不是的。如前面所提到,食道癌的成因有許多,不只有「香、檳、酒」。
首先是飲食習慣,譬如我們出生在某個地區,它經常習慣於食用某一些特定食物,如麻辣的、醃製的食物。其次還有基因與遺傳,例如白種人得食道癌的機會較低,有色人種較高。
食道癌的存活率
基本上食道癌在國內的健保資料庫統計上,揭示出來的存活數據表現是欠佳的,最主是它的確難以早期發現。幾乎七、八成以上的病人到醫院就診,都是由於已經產生了吞嚥困難。他們通常吞乾飯不行,頂多只能喝一些流質食物。所以這樣的病人幾乎都是在第三期後了,甚至接近第四期的時候才被發現,導致治療效果當然會相對不好。
食道上中下段哪裡最致命
食道癌的解剖位置也有其治療特點,食道上段比較複雜、腫瘤較少,而中下段則是腫瘤發生比較多。
想像當我們吃了一個刺激的食物,他通常會因為重力和蠕動的關係,會在進食道的地方存留一陣子,就在脖子鎖骨上這邊有一段大概5公分,叫做頸部食道。頸部食道癌的治療複雜,因為處置後恐怕會牽涉到我們講話、吞嚥等一些功能的退化。基本上,頸部食道癌會特別列出來,如果可以不用手術、便是盡量不手術,因為術後功能傷害很大。頸部食道癌若到晚期,腫瘤比較大,便會壓迫到氣管,病人可能會出現咳嗽、聲音沙啞的情況,這不是肺部腫瘤才有的症狀,食道癌也會有。
另外,食道手術可能會有一個合併症,大家比較少聽說,叫做乳糜胸,是指胸部主要的淋巴幹管因為食道手術受傷破裂會有的一個併發症。食道癌患者會先接受過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才手術切除,有些人的組織會沾黏的非常厲害,開刀的時候要注意避免把乳糜管弄受傷了,否則術後吃東西時,或淋巴迴流比較旺盛、壓力較大時,大量的淋巴液就會漏到胸腔,造成肋膜積水而影響呼吸。
會和其他咽喉癌一起發生!
由於食道癌與咽喉癌共用類似的致病危險因子,因此可能會在某些情況下,同時發生此兩個惡性腫瘤。若是一塊被發現確診,應該可以一併處理。但若是先後併發的癌症時,在治療上會造成一些特別的困境。有的病例會在第一個腫瘤治療結束前發現,或是短時間再產生第二個腫瘤。以上情形,無論是在腫瘤治療方式的選擇、切除範圍的局限或是重建器官的遷就上,常常需要跨科多方的討論和合作才行。因此有些病人會在胸腔外科、耳鼻喉、整形外科與放射腫瘤科之間來回移動,增添不少治療困擾和合併症以及身為病人的長期多處功能受損結果。
食道癌晚期可以進行手術嗎?
本院大概有7成的病人發現時是在第三期、接近第四期,這樣的病人多不適合直接手術切除。而是需要先接受化學跟放射治療的合併治療,治療後再經過全身的掃描,確定癌症沒有轉移,腫瘤還侷限在食道的本體上時。這種情況我們才可以執行完整手術切除食道同時進行器官重建,而且還可以全程使用微創手術。
直接施以食道切除術通常用於較早期的病人。在台灣有80%的食道手術,我們會建議把整條胸部的食道全部拿掉,病人會說:「我的腫瘤只有3公分、5公分,為什麼需要全部拿掉?」。原因是,食道的腫瘤生成與飲食習慣相關,所以整段食道都是高危險的,譬如我們經常吃刺激性的食物,經口咀嚼吞嚥後通過食道在進入胃,它就一定全部食道黏膜都有受到刺激。
再進一步,食道手術時不只切除食道,由於血管跟淋巴管迴流上下共用頻繁,手術時也需一併切除。另外,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使用所謂人工食道,重建食道功能最常用的超過60%是以胃來替代。不過兩者之間最大的差異是,食道有一個非常強烈單方向蠕動來收縮的動作,所以我們可以倒掛著或者可以躺著吃麵包、吃饅頭。可是如果是換成胃管,它就是一個通道而已,這個食物通道不會有強烈的收縮。所以手術後病人常會困擾,吃東西吃不多就飽了、消化變得比較慢。有些病人更會反應:「吃東西常常會堵在胸部,常常吃原本食量的1/3、1/2,就覺得已經飽了。」。因此,我們通常會建議病人術後要儘量採取少量多餐。
手術後生活受到哪些影響
在生活適應上,我也遇過有位病人,對不能平躺非常的介意。我請他就寢或休息時,要躺稍高、頭要抬高30度。他問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說:「一輩子嗎?」。我告訴他,如果你晚上睡覺躺平,可能會導致食道逆流、會咳醒。而這種器官切除重建後的後遺症的確是永久無法恢復的。
我處理過最年輕的食道癌病人,他只有28歲,很難看到這麼年輕的病人。後來了解到,這位病人家裡是做檳榔中盤商。我問他:「你吃很多檳榔嗎?」,他算出來的數字我從來沒聽過,他一天竟然要吃300顆檳榔,他說從早上醒來到入眠都沒有停過。他是被太太抓來做胃鏡,做完後發現罹患食道癌的。像這樣的刺激物,病灶發現時通常會合併有其他腫瘤。這個病人後來在同家醫院的治療期間,陸續於口腔、牙齦、舌頭等發現腫瘤。
圖:Chris Summer &Emma Simpson from Unsplash提供
要預防食道癌有哪些建議
食道癌有一些風險因子,有些是我們沒辦法改變,比如說我們生在哪裡、長在哪裡、以及家庭和遺傳,可是飲食至少是你可以改變、可以選擇的。生活習慣也是你可以養成改變的。反過來說,假定你有任何的擔心,知道哪些是危險因子後,我們就要主動地阻絕它。食道癌在治療上已經有很大的進步,不管是化療或是放射性治療。目前的方向是走向免疫治療。一般的病人其實在接受我們的多科整合,包括化療、放療加手術後,也都可以獲得的不錯的效果。
完整版醫訊下載:和信醫訊v33
專訪醫師:施志勳醫師 (胸腔外科) ; 整理:黃瀅臻
關鍵字:專題報導
期 數:Vol.33
出版日期: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