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醫訊vol.38】和善
圖:Mei-Ling Mirow on Unsplash提供
生病本來就是件痛苦的事情,到醫院看病則是另外一種辛苦,無論是病患本身或是陪同者,都是一場煎熬。在那個緊迫的時空裡,總會覺得病情和心情,還沒見到醫師就已經更嚴重了。
因為朋友任職的緣故,我從1993年開始就在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就診,當時還在臺北市立仁愛醫院租用的兩層樓中。算來也是卅年的老病患了,不只是日子久,連人都真的變老了。
凡是聽我到和信醫院門診,通常會有兩種反應:你得了癌症?或者是(你這種平民)也能去貴族醫院看病嗎?事實上都不然。我只是個普通的消化道、新陳代謝方面有問題的慢性病患者,和信的收費也是依照健保給付,並不需要額外的付費。
像我這樣要求很多的病人,能夠在和信醫院待上卅年,原因就是他們對待病患的態度。我還沒有看過其他醫療單位對待患者及家屬可以如此和善?這也是我對於這所醫院最好奇之處,內部透過什麼樣的方式,可以營造出如此和善的醫院?
對於醫護人員而言,工作的壓力非常大。每位患者面診的時間都長,常常早上的門診可以看到下午三、四點;我最高的記錄是下午的門診看到凌晨一點。病患等得累,醫護人員當然更疲憊,卻始終和顏悅色,讓病患感到安心。
我已經不只一次有罪惡感了,覺得我這種小病,在一般診所或是就近的醫院就可以診治,何必大老遠地跑來,還佔用其他病患更需要的醫療資源?吾妻早就叫我別想了,由奢入儉難,看過和信之後很難能夠接受一般的醫療品質。大直、內湖最不缺的就是醫院、診所,我試過幾次之後,還是乖乖地定期到和信醫院回診。
醫護人員的專業,帶來的是信賴感,所有員工對於病患的和善,則是另一種安心。我經常見到他們疲憊的背影,可是轉身過來卻又能夠和顏悅色、輕聲細語向我們說明。醫護人員的穩定度對於病人而言也很重要,相處日久似乎比較接近朋友而非醫病關係;她們彼此間的默契也可以明顯地察覺出來,更是讓人放心。令我佩服的絕對不只他們,而是整個系統的管理。
要我自己對人「和善」是個困難的課題,臉上的表情和口中的言語,幾乎完全無法掩飾對人的好惡、態度。如何打從心底發出和善地對待?不只是我自己需要學習,臺灣每個人似乎都有此必要。
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有時候)是人,那多半處於沒有壓力的場合,才會出現這種「風景」。但是如果遇上「壓力山大」時,就會突顯出急躁、不耐煩的對待方式。尤其當人掌握到比自身更強大的力量時,心理就可能會隨之膨脹。騎上機車就會旁若無人地東鑽西跑;開上大馬力的汽車,就會感到前車特別緩慢,想要超車。拿起了大砲照相機,更是如入無人之境,拍攝的對象就該理所當然地配合、旁人就該閃邊。
最不容反駁的權威,除了老師之外就是醫師了,這點應該每個人都感受過吧!然而和善地對待別人,真的不是一件容易做得到的事,下個月回診時,真該好好地問問她們。
完整版醫訊下載:和信醫訊v38
作 者:王誠之 (和信之友)
關鍵字:病醫關係
期 數:Vol.38
出版日期:20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