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醫訊vol.47】社會服務室 張嘉蘭社工師
圖:朱玉芬攝
專長 : 病人關懷、照顧者相關資源、社福資源連結、團體活動帶領
興趣 : 學習不同的人生劇本
帶著上帝的應許,從單身到已婚
感謝神,帶領我來到和信,94年的我畢業於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實習階段在台大醫院、勵馨家暴中心實習,之後便開始到基隆的三軍總醫院、淡水馬偕紀念醫院,從一般病房、急診、到護理之家,移植團隊,單身時,不論白天還是晚上,我都喜歡在病房中穿梭。
曾為了外科肝移植病友團體活動,我們舉辦園藝治療、登山活動等等有趣團體活動,最讓我感動的是,當我手牽著小病友的小手爬山時,看著原先生命垂危的她、在我身旁揮汗如雨,心中的悸動是無法言語表達的。
直到有家庭後,我轉換到非營利組織「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從事照顧者倡議的推展,帶著自身照顧者的經驗及過去在醫院陪伴家屬的實務工作開始為照顧者服務,透過專線及創新服務來發掘在社會各階層的照顧者家庭,來電者從律師到街友各有不同,感謝上帝讓我有機會直接進到不同的家庭,我看到了他們難以對人訴說的照顧歷程,也調整我看人的眼光。
和信醫院~對「人」的尊重
當我看到和信醫院的介紹時就非常的嚮往本院對「人」的尊重,不論是病人還是員工,人是最重要的資本,也是上帝的創造。我很感謝以前的實習及工作經驗,讓我不論對病人或家屬都能有一定的了解,理解他們的無奈及痛苦,我能運用同理與傾聽來與病人站在一起。醫院的社工師需要做什麼呢?社工師需要一個強大的自我覺察、與洞察能力,在家庭會議中觀察其家庭動力、家庭互動及同盟與衝突關係,透過理解醫師與護理師的說明進而持續進行關懷與陪伴,社工師是當中的潤滑劑和轉話器,需努力用病人的語言來對話。
未來期待
我開始思考,陪伴一個人及家庭需要多久時間,對病人來說是一段無聲的路、一段來到和信的治療之路,是帶著什麼心情與情緒而來,而陪伴的日子是只有一個晚上、幾天、幾個月、還是能生存幾年,每個人的時間不同,但我該如何讓病人及家屬不要有遺憾,這是我的功課。社工師是助人工作者,也是一種助人的專業,我很感恩有機會來到本院,也願意將我已有專業持續運用,而我沒有的,也期待能持續學習,感謝院內同事們的照顧及分享,讓我一天天的適應,也將在和信家族中繼續成長與茁壯。
完整版醫訊下載:和信醫訊VOL47
作 者:江庭昀醫師 (麻醉科)
關鍵字:和信家族
期 數:Vol.47
出版日期:20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