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醫院雙週刊315】旅遊疾病的禍首-旅行者腹瀉(Travelers’ diarrhea)
出國旅遊最害怕的就是碰上水土不服而上吐下瀉、全身不適,極有可能是旅行者腹瀉。旅行者腹瀉是出國旅行最常發生的疾病,發生率在30%到70%之間。它通常在旅行的第一週內發生,但也可能發生在旅行的任何時間,甚至是回國後。
此疾病的危險因子為:(1)旅遊的目的地:高風險的目的地,包括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地區和亞洲等發展中國家。(2)旅遊的目的,探險性質的目的危險性較高。(3)年齡與生體健康狀況: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不全者發生率高。(4)旅行的天數越長,越容易發生
旅行者腹瀉大多是經由食物傳染,偶爾經由不乾淨的水傳染。在開發中熱帶國家有許多衛生不佳的情況,如用糞便來施肥、未適當清洗食物、食物保存不良等,都會增加旅行者腹瀉的機會。因細菌感染引起的旅行者腹瀉佔近八成,主要的細菌種類包括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等。病毒性腹瀉較常見為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如果是長期腹瀉(大於二週)就必須考慮寄生蟲感染的可能性,賈第鞭毛蟲是導致旅行者腹瀉的主要原蟲病原。
常見症狀有:(1)每天排3-10次以上不成形的糞便。(2)持續2-5天以上。(3)伴有腹痛、發燒、嘔吐、脫水等現象。(4)較嚴重的可見血便或黏液便。約10%病人症狀可能持續一週,少部份的病人會拖更久。大多數的病人在不治療的情況下約1-2天後症狀會緩解。
如何預防
1. 行為預防
(1) 避免使用路邊攤的食物或飲料
(2) 避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肉類及海鮮
(3) 避免吃生的水果和蔬菜,除非是可以剝皮的食物
(4) 通常吃煮熟或包裝好的食品是最安全的。自來水、冰、和未經過高溫消毒的牛奶和乳製品可能會造成旅行者腹瀉的風險增加。安全的飲料包括瓶裝碳酸的飲料、熱茶或咖啡、啤酒、酒、煮沸過的水
(5) 攜帶含酒精的乾洗手液,方便旅行時可以隨時在飯前清潔雙手
目前沒有疫苗可以預防旅行者腹瀉的產生,但仍可以選擇施打A型肝炎疫苗和傷寒疫苗來避免這些可能因食物感染的疾病。
2. 藥物預防
目前的醫學共識是不建議常規使用預防性抗生素,因為抗生素並不能預防非細菌的病原體,甚至可能會破壞腸道環境。除此之外,服用抗生素也可能造成腹瀉,隨意使用抗生素也會造成抗藥性細菌產生。除非是短期旅行且是高風險的旅行者(如免疫功能不全),因此是否事先服藥以預防旅行者腹瀉需要醫師與旅行者共同討論。
如何治療
1. 水分與電解質的補充
一旦發生旅遊者腹瀉,特別是嬰幼兒以及老年人,首先應儘速補充水分及電解質,避免脫水。可在旅遊出發時攜帶口服電解質溶液或口服電解質片,或者使用替代方式的泡法為:1公升水+1湯匙鹽+1 湯匙蘇打+4湯匙糖;或1公升水+1湯匙鹽+8湯匙糖。
2. 飲食調整
嬰兒在腸胃發炎時,分解乳糖的酵素會被破壞,因而產生短暫的乳糖不耐症可選擇無乳糖奶粉減輕不適;兒童或成人建議食用煮熟的澱粉類與麥片類食物,如馬鈴薯、麵粉製品、飯,餅乾等。
3. 藥物治療
大多數的旅行者腹瀉只需要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即可,其他症狀治療可助旅行者早點恢復。常使用的有鉍鹽(bismuth subsalicylate)、loperamide(常見商品名為Imolex®依莫瀉),這些藥物都屬於抑制腸胃道的蠕動,但需注意當發燒、解血便、或腹瀉兩天未改善時,這些藥物就不宜使用,因為怕毒素蓄積在腸道內。而當有較嚴重的腹瀉、發高燒、或解血便時,才需要使用抗生素,目前常用的抗生素是azithromycin(商品名為Zithromax®日舒)或是ciprofloxacin(商品名為Ciproxin®速博新)。
旅行者腹瀉是出國旅遊常見的問題,預防重於治療,旅遊時應隨時注意做好防護,減少病菌入侵的機會,發生旅行者腹瀉時要注意水分與電解質的補充,配合症狀治療與使用抗生素。把握以上要點,才不會病從口入,旅程也會更盡興和健康喔!(下圖為全臺旅遊門診示意圖)
完整版雙周刊請下載: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與您315
作者/編者:游振伸藥師 (藥劑科)
關鍵字:用藥知識
期數:315
出版日期:201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