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醫院雙週刊313】誰最愛太太?叫他第一名-王林麗美女士與夫婿愛的故事
已經一年九個月了,我心裡想,以前我太太當孩子的母親,把屎把尿都把我們的孩子都拉拔大,現在太太生病在我旁邊,我就把她當成小baby來照顧,她把我當成她的母親,奶爸也好,她也不嫌棄我。……
這是一個事實:當先生得了癌症,做太太的緊緊地跟在旁邊照顧,這是常見的;而當太太得了癌症,做先生的隨時在旁侍奉湯藥,確實比較不常見。
做一個不離不棄的丈夫,幾乎一天24小時,幫助生病的太太料理所有生活洗起居的細節,包括吃喝、洗澡、如廁,甚至每兩、三個小時就要為太太的傷口換藥,即使是在深夜也是如此,五、六年來沒有間斷,更令人動容的是這一位先生為太太做這些服侍的時候,真心做到「歡喜做、甘願受」,對太太輕聲細語,完全沒有怨言。他對太太的愛,感動的親朋好友,也感動的醫院的醫護人員。
讓我們來叫這一位王先生;「愛太太,你是第一名!」
我退休,太太開始生病
「我自己的力量很有限。」王先生說道:「夫妻有緣份才能在一起,就像江蕙唱的<家後>,我太太年輕就嫁到我家,從來也不喊艱苦,她也沒嫌我家窮,因為我是住在鄉下,夫妻在一起言詞上不知如何談情說愛,但精神上我總是寵她的。」
王先生深情地望著躺在床上的太太;「我心裡明白,我再怎麼做也做不到妳要的,我能夠付出多少給妳呢?只有妳心裡知道。我在做,妳在看,感受到就好了,互相包容,使我們兩個天天在一起。」
王先生說;「本來我們計畫,等到我退休後,我們要一起去國外遊世界,可是她正好在那個時候身體開始不舒服,我心想長途去不了,就走短程吧!東南亞、東北亞,我們都去走走,但這幾年就無法走長途了,最長到南部就是高鐵坐回去台南老家,休息一下,一天兩天就得回來。」
經過五、六年復發了
王先生回想2004年剛好署立醫院做篩檢,發現是大腸癌,要馬上要開刀,開刀後說馬上要做化療。我們也是再三的評估,第一個想到還是到和信,雖然是離我住家較遠。來和信之後,發現這裡好像觀光飯店,環境和服務都很高級,而且一來就遇到吳茂青醫師,真是緣份,化療就從這裡開始。
他說,從2004年到和信醫院接受治療,經過五六年,王太太幾乎恢復健康,走路,吃飯都正常,治療是值得的。到了2011年在外院做健檢,發現不對,一些指數都提高了,於是又趕快回來和信醫院,回來才知道真的不對了,復發了。陳建志治醫師開刀,開完刀做化療,一段時間又相安無事,出國旅遊都OK,出去旅遊跟大家一樣活動,大小便也都沒問題,沒有特別不舒服。
這段時間過後,2014年事情大條了,人又不舒服了,腸子較不通了,陳建志醫師說腸道改道,改道另外做一個旁通的路可以走過,這個當中就是2014年到現在就是一年九個月的時間,都在這裡出入。現在腫瘤活躍起來,又更大了,壓到腸道不通,還好大小便還會通,但是腫瘤長大去壓到腎臟的尿管。又看泌尿科林育鴻醫師,現在有埋一條管子,那條管子就從腎臟埋到膀胱。尿尿那裡埋一條管子,尿才會通腎臟才沒有繼續大起來。
這段時間都還是吳茂青醫師在做追蹤,張慧嫻醫師的緩和醫療團隊也進來了,這次是回診之後臨時發燒不退,張慧嫻醫師要她住院。
腹部造口照顧,護理團隊腦筋激盪
一年九個月以來,王太太的腹部傷口照顧十分困難。和信醫院六南病房江孟冠護理團隊及綜合病房的護理團隊都用盡心思,來照顧她的傷口。大家互相腦筋激盪,因為傷口從造口開始,照顧的困難度就一直存在,當初開這個造口,大號都從這個地方來。它等於是人工造口肛門,先以人工形式把腸子拉出來,當這個傷口好了以後,再把造口這邊綁起來,由肛門那邊排泄出去。
王先生說,陳建志醫師有特殊的才能,他本來要幫王太太做人工肛門,但尺寸不夠,很短,很靠近肛門口,他就想辦法把腸子拉過來靠近一點,暫時來做這個人造肛門的出口,等好之後再做,所以腸子就變較短。所以現在是用自然排便。內部的情形就是那裡腫瘤大到自骨盆腔到腸子,腸子的內外都有腫瘤,它的擴散很快,這一年來長得很快,所以會壓迫到這裡、也會壓迫到那裡,又從這裡冒出來那裡冒出來,剛開始像黃豆那麼大,破洞後像黃豆,之後就更大了,甚至像這樣已經七、八公分。現在在照顧這個最難照顧了,一個洞現在變四個洞了。醫護人員說,這裡還會再一個洞,兩個洞,可能都還會冒出來。
王先生說,吳茂青醫師告訴他,目前照顧的重點就是不要感染。回到家,傷口的照顧就由我來做,醫護人員交代給我的,給我衞教的,我回去就如法炮製,那炮製當中變化很多,肚子不是平面的,是一個凸起面,要想盡辦法,讓它不要感染,想辦法讓它乾燥,除了紗布以外藥物以外,想辦法是用架空傷口的方式,架空讓它裡面乾燥。在住院中醫護人員想盡辦法來幫忙設想。
我在家裡最後差不都是用衞生棉墊去處理,衞生棉墊很好用外又乾淨,在醫院護理師說可以用貼造口袋方式來引流滲液。最主要腹水很多,半小時、一小時要一直換一直換,所以用很多造口袋去處理,沒辦法因為球面傷口固定不住,再用補土去補平,補一個平台放著溼了,還是沒辦法。有一日,六南病房護理師說有一種「棉條」可以試試看,醫護人員說這個棉條應該沒問題,接觸面只是一條線,不是整個面,所以就用那個。用那個搭配架空效果很好,不要讓皮膚紅腫,儘量讓它保持乾燥。
晚上用鬧鐘、喝茶水,提醒為太太照顧傷口
「棉條」真的太好用了,我沒用過,連看都沒看過。買來用,果然它有十幾倍的吸水量,剛開始水量多五條也在放,之後放四條,三條,二條,甚至短時間一條,現在恢復使用三條回來了,三條吸起來總共加起來就三十幾倍了,它很會吸,又很乾淨。這是耗材,西藥房,大賣場較便宜。我家裡所有的庫存就是棉條,紗布,綿棒,消毒,就像生理食塩水都有。
在家裡都是王先生幫太太換傷口,濕了就要換掉,時間不一定,通常是一小時到三小時內總一定要換,有時候一小時有時候半小時內就要換了。
鄭春鴻主任(文教部):那半夜怎麼辦?那半夜你就沒辦法睡了。
王先生:半夜我也是要這樣子換。也要配合她的時間,有時候我就用鬧鐘,然後喝茶水,配合晚上兩個小時就要起來尿尿,一定會起來,一個半小時,一定要換,那是一個警告。
鄭主任:那這樣子換了多久。
王先生:已經一年九個月了,這段時間最長。那以前是造口下來才換,有大便出來才換。那時候也換了大約半年了。我心裡想,以前我太太當孩子的母親,把屎把尿都把我們的孩子都拉拔大,現在太太生並在我旁邊,我就把她當成小baby來照顧,她把我當成她的母親,奶爸也好,她也不嫌棄我。
我太太愛乾淨,每天都要洗澡,洗澡也都是我幫她洗,她現在比較不方便,這裡是人工血管,如果有插東西,這裡要包,肚子這裡也要包起來防水,用包鮮膜不好,有添加劑較不好,我都用塑膠袋,然後用膠帶去貼。貼一個口字型,中間再貼兩條加強。剛好是基督的十字,洗後再換。
鄭主任:每天也都要洗髮嗎?
王先生:是的,但來住院沒辦法,「腳路」(空間)小,頭髮只好用擦的。她現在頭髮較少,化療時更少。尿尿後的清潔,在家裡都有免治馬桶在清洗,來這裡要用「小可愛」,今天跟護理長在交換意見,假如說這裡有免治馬桶沖洗就就很理想。不然我就要去找那用乾電池,一個「小可愛」的水杓用噴的,這樣子她就可以清潔,沒有聞到阿犘里尼亞的味道,就把她當作小孩來清理。
鄭主任:好了不起。
現世緣若盡,期待來世再相會
王太太:我很感謝他,十多年,我從小我的父母親很早就走了,因為我只有一個而已,我沒有兄弟姐妹,只有我一個人,我都跟阿嬤在一起。
鄭主任:妳跟王先生是自由戀愛還是人家介紹?
王太太:就是相同的服務的地方。
鄭主任:什麼機構?
王太太:自行車工廠。
王先生:中美腳踏車。
鄭主任:所以是同事。
王先生:我是技術部,她在會計部。她唸商的,她在市內;我住市外較郊區。她不嫌棄我。
鄭主任:他從和妳戀愛時就這樣子疼妳嗎?真的是很有福氣。
王先生:有緣份才會在一起。現世緣若盡,期待來世再相會。
鄭主任:妳有幾個小孩?
王太太:四位。兩個男孩,兩個女孩。
和信醫院真的我要用力讚美的地方
王先生說,當太太生病的時候第一個想到就是醫院的醫生,我自己也沒辦法,無能力,當初會來和信也是評估後說,決定來這家國際級的醫院。
「我對和信有信心,和信的價值是以病人為中心,團隊的醫師群和護理人員,大家都會一起來照顧病人,和信醫院只有一個目標,看病人的病情能不能有夠好的改善。」王先生說;「我和黃達夫院長講過話,也寫過感謝信給他。黃院長很客氣,他說這是醫院應該做的,正好我們看到,感受得到。我太太這麼痛若來,這幾天能夠笑了,這樣看來我也安慰了,也感謝醫院醫護人員努力和付出。」他說,晚上他有實體力不支,比較沒有辦法承受,都是醫護人員每個小時來為太太換藥,本來我不好意思按呼叫鈴,自己爬起來,但是護理長跟護理人員說:
「阿伯!你回去睡覺,他們這裡自然有人會照顧。」護理人員這個來,那個來,只要鈴一響就來。太太較心軟,她看護理師每晚都來好幾次,心想別的病人也需要服務。護理師說;「沒關係,妳沒叫我反而我較不放心。」
「一流的醫院,一流的醫護人員,實在是很感心,這是我真心的體會。」他說;「我和太太都感謝點滴在心中,我的家人也一樣,和信醫院真的我要用力讚美的地方,地板乾淨,環境優美,清潔人員都很盡職。」
現在比帶她到處旅行都還要親密
「夫妻就是相互要包容互相疼惜。」王先生說;「我很尊重女性,除了我母親以外,就是我老婆,上天賦予我這個生命,不應該去爭執,可以服務別人最好,再艱苦時間我們都一起度過了,她跟著我照顧小孩。想到最辛苦的時候,我上班,她在照顧那些小孩,艱苦比我現在做的好幾百倍。當初只能買五塊錢豬肉,用蔥剁剁做成肉燥,攪拌飯給小孩吃。
「我默默可以做的就是,對自己的太太能夠付出多少,不叫付出,我想的是還能夠在一起多久,緣份若在就能更久,就像我碰到好的醫生,這也是一種緣份。說不定明天還有指望,可以看孫子娶老婆生小孩。
「這幾年的生活都是這樣活著,心想明天會更好,今天過了,看明天可否再看到太陽?自己這個年齡,隨時就要回去了,緣盡,人就要回去。看未來還會不會續緣。假如說還有來生。在這個舞台已經演了七十多年。
「以前總想著要帶太太去旅遊,現在比帶她到處旅行都還要親密,都在她身邊,替她做這麼多事,比帶她到世界旅行都還要甜蜜。
「每日都活在寄望中,這很重要,人是一口氣在活,那口氣在,活不是掌握在醫師,也不是掌握在某人手中,那口氣是上帝要給妳的那口氣,所以妳就要求,每天都要有願望,願望就是說每天要有遠景。每一天都要有寄望有願望。
鄭主任:上帝不輕看一滴眼淚,不輕看一聲嘆息。衪都有在聽。妳要加油。我會常常來看妳。要加油。妳手熱熱的不錯啊。笑嘻嘻的精神不錯。
能夠在一起就好,多看一眼也好
王先生:能夠在一起就好,多看一眼也好,所以晚上我在睡覺都會起來看她,看她有沒有在呼吸,有時候她在睡覺突然沒有在呼吸,何時要回去不知道,有時候突然間呼吸會拖很長,停止呼吸這樣子,我就會先看有沒有在喘氣沒?她還在喘就好了,所以能夠做的我是不會做太多,能做一點,點點滴滴這樣子做,我想她有感覺得到就好,她現在說她知道,不然她很少說,比如說我愛你,心知道說我愛你,但是口難開,我們很少說我愛你,像我對太太愛她,我也很少說太太我好愛妳。
鄭主任:那今天來講一次吧!
王先生:牽手,我愛妳。
王太太:謝謝
還有一口氣在喘,都要感謝醫護人員
王先生:十幾年前我去北醫學如何照顧老人去上課,因為我要照顧我的老母,照顧我的老爸,有一天他們會老,所以我去上課,現在都用得上了。
王太太:他爸爸都還在,現在一百多歲了
王先生:我母親過世兩三年了,爸爸一百零一歲了,現在還在台南老家,我都照顧得到,怎麼做都會,甚至CPR也會。那時我還帶太太署立醫院去學CPR, 人生數十寒暑,舞台用盡我們就回去,懷念是小孩長大可以做他們的事。要看他們結婚,小孩子長大好快。
王先生:我們做老人的最喜歡孫子撒嬌,撒嬌最有效。算是精神上有個安慰。
王先生:太太生病以來,最感心也是護理人員,和信醫院的團隊確實不一樣,不論是哪個樓層,做門診化療,我們每次回來他們也都很好,我們能夠做能夠多活這段時間,今天慶幸我們還在這裡,還有一口氣在喘,也都是護理人員在照顧。
完整版雙周刊請下載: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與您313
作者/編者:余心琪 護理長 (綜合病房)
關鍵字:病人故事
期數:313
出版日期:2016/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