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醫訊Vol.02】有快樂的醫生才有快樂的病人
圖:華健淵攝
「老師,您當醫生快樂嗎?」好幾位實習醫學生問我們的主治醫師。才進入臨床實習的醫學生,在不同醫療環境下看到不同的醫病關係:有的醫師很認真又很樂意花時間與病人互動,這些醫師和病人好像都很快樂;但是有些醫師很忙、很累、很幸苦,病人好像也更痛苦。
一位醫學生進一步問:「是不是有快樂的醫生才有快樂的病人?」這真的是非常重要且有意義的問題。
今日,國內外的醫療環境正面臨極大衝擊。在國內,重症大科變「五大皆空」。很多醫師,不論年輕或有經驗的,都要一再考慮「生活品質」、「被告」的問題。2013年一份報告指出,國內三到四成的醫師有「身心耗竭(Burnout)」的現象。在美國,最近一份梅約醫學中心(Mayo Clinic)的研究報告,全美國各科醫師,平均一半有「身心耗竭」的現象。他們變得沒精神、無體力(Exhaustion)、失去熱情、對人對事冷漠嘲諷(Cynicism)、對工作失去意義、無成就感;結果出現焦慮、憂鬱、酗酒、吸毒、甚至自殺的嚴重後果。他們在醫療工作上也更容易出現失誤。
但是一個醫師,或一個人到底怎樣才能快樂呢?
有一句諺語:「如果你想要快樂一小時,你可以睡個午覺;要快樂一天,可以去釣魚;要快樂一個月,可以結婚度蜜月;要快樂一年,可以得一筆遺產;但要快樂一輩子,就得去幫忙別人。」
史上最久的前瞻性成人發展(Adult Development) 研究從1939年開始,到現在已過75年,前60年主要由一位哈佛大學精神醫師喬治‧瓦倫特(George Vaillant)主持,他們收集了268位哈佛大學二年級的學生,經過詳細的身體、心理、人際關係、家庭背景的資料收集、調查,加上對學生及家人的面談,被認為是身心最健康的群組,接下來三年做一次問卷調查、五年一次面談。2002年發表了研究結果,出版一本書:「活得老又活得好 (Aging Well: The Surprising Guideposts to a Happier Life)」。他歸納出讓這些人有一個比較快樂的人生的「里程碑」是:不抽菸、不喝酒、不過胖、適度運動、穩定的親密關係、面對重大挫折時運用「成熟」的心理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如昇華、幽默、利他、等待成熟時機才享受滿足等。
這個研究在過去15年由羅伯‧威丁格(Robert Waldinger)為主要研究者。2014年他在TED Talks演講,說明這個75年的研究結論是「好的人際關係使我們更快樂、更健康(Good relationships keep us happier and healthier)」;而且「好的人際關係不只保護我們的身體,也保護我們的腦(Good relationships don’t just protect our bodies; they also protect our brains)。」(Lessons from the longest study on happiness, TED Talks 2014 http://www.ted.com/talks/robert_waldinger_what_makes_a_good_life.)
他也特別指出,好的人際關係始於個人的親密關係,如配偶或伴侶;而能延伸到朋友、鄰居、社區與社會上的關係也非常重要。
但在醫療工作方面又如何呢?
數年前,好友陳哲雄醫師傳來一篇美國內科醫學期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文章:醫療工作中醫師認為有意義的事是什麼(What Do Doctors Find Meaningful about Their Work)?1989到1995年美國內科醫學會的年會中有一個工作坊,由醫師們自己寫一篇短文敘述自己在醫學生涯中覺得有意義,讓他們快樂的一件事。從這6年的工作坊中,作者收集了83篇短篇故事。這些醫師們敘述的不是發現特別的診斷或治療。讓他們覺得最有意義的,都是有關與病人人性化的互動關係 (Humanistic Interactive with Patients)。
在醫學生涯中,真正使醫師快樂的,既然主要來自於與病人建立人性化的互動關係,那麼我們就要去注意每位醫師的個性特質,讓他們能夠得心應手的去修習這方面的「專長」。
一個人要怎麼才能真正快樂呢?美國賓州大學心理學教授馬丁‧賽利格曼(Martin Seligman) 在2002年就寫了「真實的快樂 (Authentic Happiness) 」這本書。他歸納出真正的快樂,是運用正向心理學去實現個人的潛能達到長遠的滿足與成就(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他特別說明要看清你的優勢與強項(strengths,有如智慧、超越與幽默、勇氣、人性化與慈愛、謙卑與溫文、原創力與創新等),將這些個人的優點放入每日與人的互動之中,就能達成真正的快樂。
那麼,當一個醫生,要有什麼樣的個性、特質或強項呢?
我們一般都會說要有學習的能力及外向的個性。在洞察個性方面,有一個「五大個性量表」(Big Five Personality Scale)分別為:情緒敏感型(Neuroticism)、外向型(Extraversion)、開放型(Openness)、通融型(Agreeableness)、與責任感型(Conscientiousness)。心理學家菲力普‧李文斯(Filip Lievens)等人研究比利時(Belgium)1997年進入醫學院的627名學生,最後306人畢業,發現情緒敏感型者,對往後在醫學院的表現無預測能力;後四型會對學術上的表現有預測力,但在臨床工作上最有預測力的是責任感型。
我們的醫療環境正面臨重大的挑戰,但這也是我們社會大眾與醫療專業人員共同努力尋求轉化的時機。我們要深思,什麼樣的醫療環境會使病人得到最高品質的照顧,同時也會讓醫療人員以醫療專業為樂、為榮。
實習醫學生提醒我們:快樂的醫生,才會有快樂的病人。要培養快樂的醫生,我們社會大眾可以從家庭教養過程去察覺,領會自己的子女有何特質,年青人有哪些優點,父母及社會才去鼓勵、支持他去進入醫學領域。
我們要協助年青人用人生長遠的眼光去衡量自己,規劃將來,如果這個專業生涯能每日讓他發揮天資與優點,讓他有「真實的快樂」,那麼這份喜樂將遍佈於病人與社會上各個角落。(轉載自民報醫病平台專欄2016/7/26)
完整版醫訊下載:和信醫訊Vol.02
作者:身心科主任 王金龍醫師
關鍵字:病醫園地、身心調適
期數:Vol.02
出版日期: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