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醫院雙週刊311】沒有小孩的夫妻更快樂?
要讓心情覺得悲慘的秘訣,是儘量騰出空閒的時間來為思量自己是否幸福而操心。
剛出版不久的《美國社會學》(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上,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在美國,沒有子女的夫妻與有子女的夫妻相比,前者往往更幸福快樂。
研究中,對22個工業化國家人群的快樂情況進行了分析,發現與沒有孩子的夫妻相比,有孩子的夫妻們之間明顯存在著「幸福缺口」。
研究指出:「美國,對於夫妻或者准媽媽來說,並沒有明確的帶薪休假補貼情況的規定,也沒有任何的病假或正常休假的規定以實現對即將出生孩子的保護,這就明顯降低了美國夫妻的幸福指數和總體幸福感。」但研究也説,給夫妻們每月支付相應的子女生活津貼,兒童保健補貼等項目能夠提高整個社會的幸福指數,使夫妻更幸福。令人搞不清楚,究竟是窮讓人不幸福;還是育兒之苦令人不幸福?
這顯然是一個嚴肅的研究,因為在該項研究的研究者來自歐美大學,研究資料則來自美國、歐洲國家、澳大利亞、新西蘭和俄羅斯。但是我很好奇,怎麼會有那麼一群學者,費了這麼大的勁兒,用社會學的研究法去研究一個「哲學」問題,並且言之鑿鑿地向世人提出什麼是「幸福」,什麼是「幸福感」,什麼又是「幸福缺口」。
本研究不過是立論於「沒有小孩的夫妻更幸福快樂」與否;如果再往上推,我相信還會有一大群學者也熱衷於「不結婚只同居比結婚的人更幸福快樂」與否。這當然也同樣令人搖頭。
我之所以那麼沒有耐性去端詳這樣的研究,主要是因為對於「幸福」、「快樂」這樣的命題,雖然與外在的生活條件有一定的糾葛;但是它和人的價值觀、生命觀,乃至每一個人對各種不同的生活細節所持的態度,以及與他的的互動有更微妙的牽動。它不僅不能量化,也不能概化;更不會是任何「科學研究」所能「模組化」然後進行解釋的。
對於這樣的哲學命題,我們首先很簡單地就理解,什麼「幸福」?什麼是「快樂」,是一個言人人殊的問題。甚至同一個人,今天對什麼「幸福」?什麼是「快樂」的答案,和明天的答案可能就不一樣。
《美國社會學》的研究結論,基本是將養育兒女看做一種「個人負擔」或「社會負擔」。這樣的研究與論點不過是在呼應本來就存在的某些主流思想。
潔西卡.瓦蘭提(Jessica Valenti)在她的一本暢銷書《幹嘛要有小孩?》(Why Have Kids?)說:「我們之所以要小孩,是基於我們對幸福的期待。其實問題不在孩子身上;問題在於期待完美,或是,最起碼,高估了幸福。」潔西卡.瓦蘭提是一位擅於女性議題的美國知名作家,也是美國知名網站Feministing.com的創辦人。《衛報》讚喻她為「全球一百位最具啟發性的女性」之一。《哥倫比亞新聞》(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描述潔西卡「關於女性議題的闡述比主流媒體所說的要更精湛」。換句話說,潔西卡在美國對於現代女性現況與處境的主張,也代表現代美國婦女的主流看法。
潔西卡說認為有了孩子可以更幸福的人可能「高估了幸福」。這又是以類「唯物論」來看幸福。事實上,「幸福」是那麼不容易捉摸。什麼是幸福,多數的哲學家可能也說不上來,只好調侃說:「只有在三個時間點可以覓得『幸福』:愛情的前夜、故事剛開始、來不及痛苦的少年。」因為幸福之不易得取,有人甚至說:「幸福之為物,以下的時光差可比擬:當你傾訴個人瑣事時,好人們一個個都洗耳恭聽;惡人們也不敢在你面前絮叨他們的私事,因而不至於使你心煩意亂。」
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說:「要讓心情覺得悲慘的秘決,是儘量騰出空閒的時間來為思量自己是否幸福而操心。」(The secret of being miserable is to have leisure to bother about whether you are happy or not.)。人之追求幸福已經說不清楚了,把「有沒有生小孩」這個變數再加進來討論,那就更複雜了。事實上,子女帶給父母的顯然不全是負擔與煩憂,我們也常看到子女成為父母的幫助與冠冕。寫過很多雋永名句的英國軍事理論家托富勒(1878-1966)在他的《箴言錄》裡說:「能從自己孩子身上得到幸福的人才真正幸福。」英國作家史文朋也說:「沒有兒童的地方就沒有幸福。」
的確,我們本來只有一個人生,但是在陪每一個孩子長大的同時,我們又多活了幾輩子。孩子教我重新認識人生。《聖經》上說:「我作孩子的時候,話語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哥林多前書13:11)。耶穌特別喜歡小孩,他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阻止他們,因為天國正屬於這樣的人。」(馬太福音19:14)。孩子有許多大人沒有的能力,比如,孩子能看出誰愛他們,這幾乎是一種本能,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這種本能將消失。
歌頌孩子的話很多。羅馬哲人西塞羅說:「在自然給予人類的一切饋贈中,有什麼能勝過自己的孩子呢?」理•斯托達德《孩子們的祈禱》說:「兒童是進入天堂的鑰匙。」索福克勒斯在《菲德拉》說:「孩子是母親的生命之錨。」但是我們經常看到周遭很多人,當眾喚著小狗小貓,自稱是爸爸媽媽。有不少人不想或不敢生小孩,寧願一生只跟寵物溺在一起。這種現象古羅馬時期就有了。凱撒在羅馬碰巧遇上了 —些外國貴婦人懷抱著狗和猴子時說:「他們國家的女人從來不會生孩子嗎?」為什麼呢?
孩子不只是父母面對人生的一面「鏡子」,父母也成為孩子生活及道德的基準。寫《浮華世界》的英國小說家薩克萊(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1811-1863)在他另一名著《名利場》說:「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不特此也,因為有孩子,也是夫妻的愛情與婚姻的基石。愛略特(T. S. Eliot,1888~1965)就說:「孩子仍然是愛情和義務永遠結合的象徵。」
「有沒有小孩」會不會是幸福夫妻的「變數」呢?我比較傾向建議用比林斯(Josh Billings,1818-1885)說的這句話來自省。他說:「大部分世上的幸福,在於擁有別人不能得到的東西。」(Most of the happiness in this world consists in possessing what others can not get.)。如果我們一生追求的,只是一些「別人不能得到的東西」,或「少數人才能得到的東西」,比如好房、好車、好錶、好酒,那麼你所擁有的,可能只是某種「幸福」,並且沾沾自喜。
完整版雙周刊請下載: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與您311
作者/編者:洪存正
關鍵字:身心調適
期數:311
出版日期:2016/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