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大衛‧萊昂哈特(David Leonhardt)在「戒糖指南」中寫道,製糖業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宣傳,讓消費者相信,美國超重問題的罪魁禍首是脂肪,而非糖。但萊昂哈特寫道,簡單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糖——是現代飲食中真正的罪魁禍首,是「糖尿病和肥胖流行」的成因。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大衛‧萊昂哈特(David Leonhardt)在「戒糖指南」中寫道,製糖業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宣傳,讓消費者相信,美國超重問題的罪魁禍首是脂肪,而非糖。但萊昂哈特寫道,簡單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糖——是現代飲食中真正的罪魁禍首,是「糖尿病和肥胖流行」的成因。
乳癌的形成原因錯綜複雜,但許多研究證明一個人的飲食習慣及型態,確定會影響乳癌的風險。飲食型態會影響決定血液裡的膽固醇量,近幾年的研究發現,血液的膽固醇越高,乳癌的風險也增加。……
布賴恩·巴頓(Brian Patton)是The Vegan Cookbook的作者,也是Vegin’Out(洛杉磯一家純素食品公司)的行政總廚。在紐約時報上的一篇「我們不是灰熊」(We Are Not Grizzly Bears)文章上寫道:「我們是不是要吃動物產品?這對我們的長壽是最佳食物嗎?我想不是。」人類被認為是雜食動物 ,就像灰熊一樣。看那鏡子…我們非常相像,不是嗎?我會告訴你什麼:你告訴我那個可以徒步追逐鹿隻,用赤手空拳來殺死它的;用自己的牙齒撕裂鹿隻的肉,並且每天消化那些血淋淋,生的內臟,使人不生病嗎?」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大腸癌已是台灣癌症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根據國健署2012年資料,每10萬人就約有45人是大腸癌病人,台灣大腸癌的發生率是世界第一。 (繼續閱讀…)
每天攝入一份富含葉綠素、葉黃素、硝酸鹽、葉酸、α-生育酚和山奈酚的綠葉蔬菜和食物可能有助於延緩隨衰老的認知下降。這是一項發表在 Neurology 中的新研究得出的結論,這項研究調查了認知下降與綠葉蔬菜中主要營養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質之間的關連。 (繼續閱讀…)
2004年,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因嚴重的心肌梗塞,進行了心臟動脈的繞道手術,經過這場大手術,他以為心臟病治癒了。沒想到在2010年,他又發生了胸痛,經檢查發現心臟血管又再度狹窄,於是他又接受了心血管支架置入。 (繼續閱讀…)
根據發表在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的一項新研究,攝入水果和番茄似乎可以延緩成人的肺功能下降,尤其對已戒煙者。 (繼續閱讀…)
目前有 4.25 億人患有糖尿病,比 2015 年增加了 1 千萬。超過 3.5 億成人目前處於發生 2 型糖尿病的高風險,估計到 2045 年,將有將近 7 億人受此病影響。 (繼續閱讀…)
新的研究顯示,每天喝3到4杯咖啡對於大部分人可能有幫助。
【重要消息】肺癌困難手術特別諮詢門診 開診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