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淑菁女士
2014年初,我與先生因工作關係居住在香港。當時的我生活規律、注重養生,自認是身體健康的一員。但就在那年春天,我開始出現排便異常的狀況:經常有便意卻排不出來,有時還伴隨出血。因過去曾有痔瘡經驗,我便沒有太在意,拖延了就醫的時間。
直到某天腹痛劇烈難耐,我才前往家庭醫師處就診。醫師聽完症狀後相當警覺,立刻轉介我至急診,並安排住院進行大腸鏡檢查。那晚服用瀉藥後,引發了嚴重腹脹與劇痛。後來檢查結果顯示,我的腸道內有一顆約5公分的腫瘤,幾乎阻塞了九成腸道。經過進一步化驗,確診為大腸癌,並已轉移至肝臟,屬於第四期。
這個結果對我和家人都是極大的衝擊。但醫療團隊迅速安排了手術與後續化療,我也配合完成了8次療程。雖然化療期間身體極度虛弱,常有噁心、倦怠等副作用,但在醫師和護理團隊的照顧下,我順利度過了第一次的治療階段。
只是沒想到2015年中,例行追蹤時發現腫瘤指數異常升高。起初我不敢相信,但指數一路攀升至20,最終確定癌症復發,並集中於肝臟右葉。由於位置不佳,當時香港兩位外科醫師都認為無法微創,只能進行大型開腹手術,預計傷口達15公分,同時須接受13次住院化療。考量先生剛換工作,新公司保險不涵蓋原病史,龐大的醫療費用也成了沉重壓力。
正當我陷入兩難時,台灣家人來電告知母親因肺部感染住進加護病房,於是我臨時返台探望,同時攜帶完整病歷,希望尋求其他治療可能。
那時我的第一選擇就是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經過林忠葦醫師詳細評估後表示,雖然手術困難,但他有信心以微創方式處理。當下我如釋重負,決定留在台灣接受手術。
手術當天,我懷著一顆平靜的心走進手術室。在「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下,僅僅6個如鎖孔大小的傷口、150cc的失血量,手術順利完成,並於術後第三天出院。與香港原本預期的開腹手術相比,術後恢復速度明顯加快,生活品質也未受到太大影響。
回顧這段歷程,雖然一路並不輕鬆,但我深刻體會到現代醫療技術的進步,以及醫療團隊專業分工與用心陪伴的重要性。感謝林忠葦醫師與和信醫療團隊細膩而沉穩的照護,讓我在癌症復發的關鍵時刻,仍能擁有選擇與尊嚴。
自確診癌症至今已逾十年,抗癌的歷程雖然漫長而辛苦,但並非無路可走。及早發現、積極面對,加上堅定的信念與專業的醫療支援,真的能讓病人重新擁抱健康與希望。
最後,我由衷地感謝主。作為一位虔誠的基督徒,我深知這一路上的每一次機會、每一次平安的轉折,背後都有神慈愛的眷顧。在最無助的時刻,我經歷了醫療上的奇蹟,也感受到心靈的安慰與力量。感謝主一路的看顧與保守,讓我能在這場人生風暴中走過來,並將這份經歷與盼望分享給同樣在抗癌路上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