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醫訊
文章分類 專題報導
質子治療真的更好嗎?
日期2025-11-12

1. 頭頸癌研究:質子治療並未勝出

2025年9月29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美國放射腫瘤學會(ASTRO)年會上,英國研究團隊發表了「質子束治療降低口咽鱗狀細胞癌毒性反應試驗」(TORPEdO: Toxicity Reduction using Protonb Eamtherapy for Oroph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 OPSCC)的研究成果1。這項由英國癌症研究基金會與泰勒家族基金會資助的全國性臨床試驗顯示:對於局部晚期口咽鱗狀細胞癌病人而言,最先進的質子束治療(Proton Beam Therapy, PBT)在生活品質與副作用控制方面,並不優於傳統的強度調控放射治療(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

研究背景

口咽鱗狀細胞癌(OPSCC)是影響咽喉中部的頭頸癌,與HPV感染高度相關。標準治療通常結合IMRT與化學治療,雖然治癒率高,但可能導致嚴重副作用,例如吞嚥困難而需使用鼻胃管。

這項由倫敦癌症研究院主導、The Christie NHS Foundation Trust的David Thomson醫師擔任首席研究員的多中心臨床試驗,在2020至2023年間以2:1的比例隨機分配了205名局部晚期OPSCC病人,分別接受強度調控質子治療(136人)或IMRT(69人),並同時接受順鉑化學治療。病人中位年齡為57.1歲,79.5%為男性,67.8%的吸菸史少於10包∕年。

關鍵發現:IMRT表現超乎預期

結果發現,治療一年後兩組依賴鼻胃管的病人比例都極低(各為1.7%)。嚴重體重下降部分在質子治療組為18.2%、IMRT組為5.7%,但根據試驗設計,綜合評估這些臨床指標後,兩組之間無統計學顯著差異。

在病人自我回報結果方面,雖然在第六周時,質子治療組的副作用較少,但一年後,兩組在唾液、味覺、咀嚼、吞嚥、說話與外觀的綜合功能指標上沒有差異,專門評估吞嚥功能的指標也相同。

兩組的腫瘤控制與生存率同樣優異。中位追蹤期28.3個月後,兩年無局部復發率分別為94.3%(質子組)和96.8%(IMRT組),整體存活率則為94.6%(質子組)和95.3%(IMRT組)。

Thomson醫師表示:「我們發現質子束治療與IMRT在治療後長期的病人自我回報身體副作用或生活品質上沒有差異,IMRT的表現甚至比我們預期的還要好。」

想要理解這一結果的意義,我們需要先了解兩種放射治療技術的原理差異。

IMRT(強度調控放射治療)是一種先進的光子放射技術,可將放射線束塑形並精準瞄準腫瘤。然而,光子束沿途會散射少量輻射,可能造成副作用。

質子治療(PBT)則是利用質子射束具備的布拉格峰(Bragg Peak)物理特性,讓大部分射線能量集中於腫瘤,由於質子束在穿過身體組織的過程中釋放的能量極少,因此理論上質子治療可以降低副作用。

Thomson醫師指出,質子束治療在頭頸癌特別受到關注,因為治療區域附近有咀嚼、吞嚥、說話與聽力等重要器官。降低這些器官的輻射劑量理論上可減少副作用,但TORPEdO試驗顯示,一年後這些劑量學優勢並未轉化為可測量的生活品質或功能改善。

2. 乳癌研究:生活品質無顯著差異

同樣在2025年9月的ASTRO年會上,另一項名為RadComp(放射治療比較效益試驗)的第三期臨床研究也發表了類似的結果2。這是全球第一個比較光子放射治療與質子放射治療在乳癌治療中成效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也是目前針對癌症所進行的最大規模光子與質子放射治療正面比較研究。

研究背景

這項計畫的主持人,同時也是西南佛羅里達質子中心(Southwest Florida Proton Center)醫療主任的Shannon MacDonald醫師表示:「放射腫瘤學界一直在辯論光子或質子治療何者是治療乳癌的較佳選擇,但一直缺乏高品質的證據來指引這些決策。」她與同事設計RadComp試驗,前瞻性地測試質子治療是否能減少副作用,同時維持光子治療所達到的高度癌症控制效果。

研究團隊在全美32家中心,共納入1,239名非轉移性乳癌病人,隨機分配至質子治療組(624人)或光子治療組(615人)。病人中位年齡為50歲,大多數接受過乳房切除術(69.6%)、心血管風險因子少(80.6%),且為左側或雙側癌症(61.8%)。所有參與者均接受內乳淋巴結放射治療。

結果顯示:質子與光子效果相當

病人分別在治療前、治療結束時、治療後1個月與6個月時,完成多份經驗證的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問卷,回報廣泛的身體、社交、情緒與功能健康指標,以及副作用與滿意度。

結果顯示,兩組病人幾乎在所有指標上都回報同樣高的生活品質與治療滿意度,包括外觀效果。雖然之後RadComp試驗還將比較兩種治療的長期癌症控制與心臟結果,以確定質子治療是否能在維持相當治癒率的同時降低心臟事件風險。但MacDonald醫師強調:「超過一千名病人的研究結果顯示,不論接受光子或質子治療,都能獲得高品質的照護。」

3. 前列腺癌研究:生活品質一致

事實上,早在2024年9月的ASTRO年會上,就有研究團隊針對前列腺癌發表了類似的研究成果3。PARTIQoL試驗(前列腺高階放射治療技術之生活品質研究)是首項大型第三期前瞻性隨機臨床試驗,旨在比較PBT與IMRT在治療局部前列腺癌後病人生活品質的差異。

研究背景

這項多中心隨機臨床試驗在2012年6月至2021年11月間,從29個招募中心共納入450名低風險或中等風險局部前列腺癌病人,隨機分配接受PBT(226人)或IMRT(224人)治療,不接受荷爾蒙治療。病人依機構、年齡、直腸間隔器使用與分次方式(79.2Gy/44次vs70Gy/28次)進行分層。

中位追蹤期為60.3個月,58%的PBT組病人與59%的IMRT組病人為中等風險前列腺癌,41%為低風險前列腺癌。直腸間隔器的使用在兩組相似,PBT組為49%,IMRT組為47%。

主要評估指標為治療後24個月的腸道功能,使用EPIC問卷評估(分數範圍0-100),次要指標包括泌尿、性功能與荷爾蒙相關的生活品質,以及無惡化存活率。

專家評論:兩種方法並無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完成後第24個月時,PBT與IMRT兩組的EPIC腸道功能分數平均變化無顯著差異,兩組相較基線僅有小幅、臨床上無意義的下降。在較早時間點(3、6、9、12、18個月)或較晚時間點(36、48、60個月)也未觀察到腸道功能的差異。

在任何時間點,其他領域(泌尿、性功能、荷爾蒙)也未觀察到差異。60個月時的無惡化存活率也無差異。

哈佛醫學院放射腫瘤學教授、麻省總醫院放射腫瘤科副主任Jason Efstathiou醫師表示:「IMRT與質子治療為局部前列腺癌病人提供同樣優異的生活品質結果與高效的腫瘤控制,兩種方法之間沒有可測量的差異」。

結論:高品質放射治療才是關鍵

針對質子治療(Proton Therapy)與光子治療(Photon Therapy)的比較,和信醫院放射腫瘤科蔡玉真主任指出,目前尚無臨床研究證實質子治療在提升病人存活率或局部控制(local control)上優於光子治療。她表示,質子治療的優勢在於利用布拉格峰(Bragg Peak)進行精準放射,能在腫瘤穿過後幾乎不再釋放輻射,因此原則上可減少健康組織的輻射暴露,降低病人出現疲勞或淋巴球損傷等副作用。然而,由於兩者作用於腫瘤的劑量其實是一樣的,因此在癌症治療成效上並無明顯差異,主要區別在於質子治療可能降低部分副作用的發生機率;但現有臨床研究顯示,即便在短期內因治療方式不同可能出現些微不同,長期觀察下仍未發現顯著差異。

蔡玉真主任接著說明,臨床上質子治療較適合小兒腦瘤、眼底黑色素瘤等疾病,或用於全腦/全脊髓放射治療,以延長末期腫瘤病人的少量存活期;但對於腫瘤大小變化快速或需立刻調整療程的腫瘤,就不太適合採用質子治療。

隨著三項大型隨機臨床試驗結果出爐,更進一步驗證了質子治療雖然在劑量學上能減少健康組織的輻射暴露,但並未如理論預期般在減少副作用或提升生活品質方面顯著優於現代光子放射治療。

蔡玉真主任指出,無論採用何種技術,高品質的放射治療才是確保病人獲得最佳治療效果的關鍵。對醫療體系而言,這意味著應優先確保所有病人都能接受高品質的IMRT治療,而非將有限資源投入成本高昂、可及性低、且臨床效益未經證實優於IMRT的質子治療設施。正如Thomson醫師所言:「我們的研究結果證實,高品質的IMRT是治療OPSCC非常好的選擇。」愈來愈多的臨床研究也清楚顯示,對大多數病人而言,只有最貴沒有最好的質子治療並非唯一或最佳選擇,高品質的IMRT同樣能提供優異的治療效果與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

  1. ASTRO. (2025, September 29). IMRT matches proton therapy in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for oropharyngeal cancer. American Society for Radiation Oncology. https://www.astro.org/news-and-publications/news-and-media-center/news-releases/2025/imrt-matches-proton-therapy-in-patient-reported-outcomes-for
  2. ASTRO. (2025, October 10). First randomized study comparing proton and photon radiation 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finds both provide similar outcomes. American Society for Radiation Oncology. https://www.astro.org/news-and-publications/news-and-media-center/news-releases/2025/first-randomized-study-comparing-proton-and-photon-radiation-therapy-for-breast-cancer-finds-both-pr
  3. UroToday. (2024, October). ASTRO 2024: Advanced radiation technologies – Investigating quality of life (PARTIQoL) Phase III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proton therapy vs IMRT for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 https://www.urotoday.com/conference-highlights/astro-2024/astro-2024-prostate-cancer/155311-astro-2024-prostate-advanced-radiation-technologies-investigating-quality-of-life-partiqol-phase-iii-randomized-clinical-trial-of-proton-therapy-vs-imrt-for-localized-prostate-cancer.html

本網站會使用Cookie來協助您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及分析流量數據。若您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更多詳情請查閱本公司的 Cookies使用政策